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007年伊始,國家相關部委將目光齊聚食品市場安全:商務部將
這一消息讓每日里提心吊膽地舉著筷子的老百姓松了一口氣,有關部門的重視起碼傳遞了一個積*的信號。回視剛剛過去的2006年,傳得沸沸揚揚的蘇丹紅、鬧得人心惶惶的紅心蛋、一夜之間變為洪水猛獸的多寶魚、層出不窮的添加劑丑聞……食品安全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食品衛生一次次地挑戰著人們的心理承受*限,在一次次地詰問到底什么還能吃之后,在一遍遍地痛斥黑心的商家之后,人們把越來越多的疑惑的目光轉向了有關國家機關,開始質疑他們的工作成效。可以說,2006年的食品安全領域,充斥著的是媒體的爆料、公眾的指責、政府部門的辯解。
無庸諱言,我們的食品安全領域是患了病,而且病得還不輕。**個癥狀就是商業道德的缺失。為了追逐商業利潤,商品生產中偷工減料、濫加添加劑,擅自降低衛生標準以減少生產成本,這直接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嚴峻。再一個癥狀就是政府部門監管的不力。縱觀2006年的食品衛生問題,幾乎都是在媒體的明查暗訪之下才得以浮出水面,這就使得社會公眾在對不合格食品生產廠家口誅筆伐之后仍會質疑:政府為什么總是慢半拍?再加上隱藏在背后的官商勾結、對不合格食品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是加劇了社會對政府部門的不信任。作為應進行事先監管的“防火墻”、事后及時補救的“專殺工具”的失靈,政府部門的監管不力加劇了食品衛生問題的惡化。再有就是我們的相關食品衛生標準的滯后。人們對食品衛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食品中添加各種作料的手段也越來越隱蔽,而食品衛生標準卻是十年如一日,使得你有時甚至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明知是對人體有害但是它卻符合行業標準,這種尷尬的局面帶來的是食品衛生問題的進一步惡化。
重病還需猛藥醫,面對著日益嚴峻的食品衛生局面,諱疾忌醫視而不見已經不可能了,多檢查幾家食品生產廠家,多查處幾類不合格食品,也不過是普通的打針吃藥,或許能延緩一下病情,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得對食品衛生領域動大手術了。食品添加劑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算是從生產源頭上加強了監督,2007年5月1日,《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屆時協議準入制度、經銷商管理制度、索證索票制度、購銷臺賬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必將隨之建立和完善,對食品的流通加強了監管,再加上國家工商總局已經明確將今年定為“農村食品市場整頓年”,將加大對農村食品市場的整頓,這樣看來,這幾項措施似乎都算得上是猛藥,而且是對了癥的猛藥。但是再好的藥也只有真正喝下去才能發揮療效,再好的措施也只有真正落實了才能有效。希望2007年的食品市場不光有年初的“雷聲”,還能有歲末的“大雨”,畢竟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啊。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