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茶葉大國不等于茶葉強國?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長曹緒岷介紹說,我國目前茶園種植面積達135萬公頃,茶產量93萬噸,均居世界**位。特別是去年我國茶葉出口28.7萬噸,出口金額突破5億美元,創造了歷史*好成績。但是,我國茶葉出口仍然存在不可忽視的“軟肋”,中國茶還遠不是國際舞臺上的主角——我國茶葉標準化體系和衛生安全體系建設與發達國家尚有差距,缺乏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和企業。我國雖然是茶葉生產、貿易大國,但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還不如印度、肯尼亞、斯里蘭卡等產茶國。英國僅憑“立頓”紅茶一塊世界品牌,就標志著它已經進入主要茶葉生產國。?
現在,國際市場銷售的茶葉90%是紅茶,世界一些產茶大國如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生產紅茶的技術和水平遠遠高于中國,他們的茶葉出口價格也高于國際市場價格,生產的茶葉質量也很高。盡管中國的綠茶在國際市場占居壟斷地位,但綠茶只占國際市場份額的10%左右,另外還受到如越南、日本等新生綠茶生產國家的競爭壓力。?
標準化生產成為首要選擇?
隨著國際農產品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發展,世界農產品的交易越來越頻繁,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擁有一定的資源優勢和勞動力,農產品的出口具有一定的優勢。而發達國家為了爭奪國際農產品市場,就對一些農產品進口設置了技術壁壘。如對茶葉制定了非常苛刻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檢驗名目繁多,特別是近幾年,發達國家規定的茶葉檢驗項目不斷增加,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復雜多變,對中國茶葉出口而言,帶來的壓力相當大。?
有關專家認為,目前,國際茶葉市場茶葉的供給量以及提供的茶葉的質量水平已經大大提高,國際茶葉市場的供給由以往的供不應求變為供大于求,茶葉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斯里蘭卡、肯尼亞、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以及新興產茶國越南的興起,都成為中國茶葉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雖然中國是世界的老牌茶葉生產大國,但是中國茶葉的生產技術和加工技術的進步比較緩慢,這嚴重影響了中國茶葉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水平。由于中國茶葉的生產是千家萬戶的小農生產,對于先進的栽培技術以及茶園的精心管理缺乏一定的知識,因此影響了茶葉的生產狀況。同時對于茶園的農藥噴灑也不夠規范,難以達到發達國家制定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影響了茶葉的出口。?
面對這種現實,推進農業標準化,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茶葉就成了突破國際市場瓶頸的首要選擇。從國內市場來看,這些產品已經取得了市場突破。有調查表明,在北京市場,有機茶近來成為大眾茶消費中的新寵。*先打出“有機”概念的“更香茶葉”成為該領域的一道風景。據傳“更香茶葉”目前銷售收入額已超億元,在有關方面組織的2006年品牌評選中,更香有機茶與卡夫食品、蒙牛、茅臺酒、EMS等九大國內外知名品牌一起當選。?
不但“走出去”還要“請進來”?
曹緒岷會長表示,為了盡快提高我國茶葉產業整體水平,加快我國茶葉企業國際化進程,茶業界人士一直在不懈努力著。他們多次組團出訪,與世界數十個國家的茶葉行業組織進行交流,還傾力舉辦高水平、高規格的茶業會展、論壇,不但“走出去”,學習發達國家、地區的經驗,還要“請進來”,接受競爭對手的挑戰。2005年,他們在杭州舉辦了一屆國際茶業大會,對我國茶產業產生了不小的推動作用;今年,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國際茶葉委員會、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等9部門聯合主辦的“2007國際茶業大會暨展覽會”又將于5月18日~20日在湖南長沙舉辦。他說,這次大會以“全球茶業界聯手打造健康、安全、有競爭力的茶產業”為主題,就食品安全、新茶品種開發、包裝、加工技術、市場、營銷、品牌建設等進行專題研討,并就成立世界茶葉生產貿易聯盟的可能性進行研究。世界五大茶葉進口國俄羅斯、英國、美國、埃及、巴基斯坦茶葉協會負責人都將到會,近30個國家茶業界**出席高峰論壇。大會還設立400個展位,供各類有機、綠色等名優特茶產品及茶器具、茶機械等精品進行展示。?
我國茶產業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差距不僅僅在于質量,更在于企業競爭力、品牌知名度、市場培育等諸方面,這次在長沙舉辦的國際茶業大會,對我國廣大茶業界人士而言,將是一個難得的學習、切磋、展示機會。曹緒岷認為,隨著我國茶產品結構的逐步調整,茶葉經濟進一步發展,茶產業實現跨越的時機已經不遠了,中國茶一定能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主角。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