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華西都市報》報道,一位男子舉報,光明成都工廠的產品中標簽為2007年1月5日的一款純牛奶已經在幾天前就灌裝好了。據成都光明乳業股份公司有關人員介紹,這批牛奶是去年12月30日灌裝的,當時正逢國家質檢部門新老法規交替,按老法規,加上這大約6天的檢驗期,生產日期標注為2007年1月5日,完全合乎國家規定。該人士同時表示,目前這些產品正處于檢驗期,根本就沒有進入市場銷售環節,按照2005年6月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發的通知,生產日期是生產者生產的成品經過檢驗的日期,它是產品的產出日期。
其實,早在2005年的6月份,光明乳業的“回爐奶”事件就在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盡管當時光明乳業上海總部的負責人稱“光明不可能做這個事情”,但隨著鄭州市相關職能部門調查的不斷深入,*終認定:尚未發現光明山盟回收變質牛奶再利用生產,但存在庫存產品在保質期內經檢驗合格再利用生產。而光明乳業也不得不發布正式澄清公告承認,“鄭州光明山盟乳業有限公司存在用庫存產品在保質期內經檢驗合格再利用生產”。
此次“
從蘇丹紅,到雀巢奶粉以及光明牛奶,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生,已不能再用簡單的社會浮躁心態來解釋。當那些味道“鮮美”的鹵制品被消費者如同山珍海味般地“笑納”的時候,當那些被雙氧水浸泡過的食品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佳肴”的時候,當那些化學致癌物成為家庭食品中的“佐料”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想到,這食品到底是不是安全的呢?
事實上,就如同超前的“早產奶”一樣,如今的食品安全早就“墮落”了。食品安全關系到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家庭,與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相關,比其它質量問題更令人憂。這幾年,關于食品問題的曝光率越來越高。某些人和單位在利益的驅使下,或不顧他人的生命安全,在食品中大肆使用有毒有害物品,或生產的產品質量達不到相關要求,不僅危及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給受害者家庭帶來創傷。阜陽劣質奶粉就由于缺乏必要的營養成份,使許多小孩變成大頭娃娃,并奪走不少鮮活的小生命。
近年來的事實說明,食品安全的警鐘需長鳴,但如果僅僅只是敲響警鐘還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在于監管。既然那些喪盡天良的人員不顧別人的生命安全,作為監管者來說,也就沒有必要顧及這些人的利益。但現實卻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問題非常嚴重。執法者與造假者成為利益悠關方的大有人在,他們睜一只閉一只眼的不在少數,沆瀣一氣的時有發生,如此局面,又怎能保證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很明顯,近年來,疾病中疑難雜癥的增多與食品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并且其范圍呈擴散之勢。如以往諸如高血壓、中風等“城市病”在農村很少見,但隨著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目前農村此類疾病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病,確實讓人感到憂慮。
建設和諧社會需要一個健康的食品安全環境,否則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常抓不懈,對敢于違規者進行嚴厲的打擊時不我待。與此同時,加強相關的法制建設,完善基本的法律法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