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006年,圍繞著
填補空白:《畜牧法》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相呼應2006年7月1日和11月1日,我國分別正式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這兩部法律的實施,填補了我國法律在這兩個方面的空白。更重要的是,這是對人民“菜籃子”的源頭的安全把關。
我國首部調整畜牧生產過程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及其配套規章《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審批辦法》、《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和畜禽遺傳資源鑒定辦法》、《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管理辦法》以及《優良種畜登記規則》的出臺,擬從立法層面解決人畜共患病等問題,確保百姓吃上“放心肉”。這些法規規定,飼養戶不得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飼喂家畜;不得在垃圾場或者使用垃圾場中的物質飼養畜禽。畜禽養殖場應建立養殖檔案,記錄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情況,等等。
為保護公眾健康,防止類似福壽螺、瘦肉精引發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發生,*大限度地控制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因素,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明確農產品市場準入條件,規定五種農產品不得銷售,分別為: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學物質的,農藥、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等材料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范的,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消費者因食用了前述禁售農產品而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該農產品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要求賠償;也可以直接向該農產品生產者、銷售者要求賠償。
重點強調:食品包裝納入準入制細則多多2006年7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通則》和《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正式啟動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場準入制度。首批列入“QS”強制認證的是保鮮膜、塑料桶、食品包裝袋、奶瓶等與食品生產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產品。實施食品包裝市場準入制度后,有關產品生產企業必須經過質檢部門對企業的產品質量保證能力的審查認證,合格者方能生產銷售。
8月1日,我國又正式實行了《進出口食品包裝容器、材料檢驗監管管理規定》,進一步強化了對出口食品包裝的檢驗監管,其檢驗檢疫和監管范圍涉及出口食品包裝的生產、加工、儲存和銷售等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同時,對出口食品包裝生產企業實行企業代碼制,企業代碼應根據標準要求標注在包裝容器上。
有意思的是,食品包裝容器上不僅要有“QS”標志和企業代碼,還要標有“CQC”--食品包裝安全認證標志。這些標志都是百姓識別安全食品包裝的重要信息。
另外,《包裝用復合膜、袋通則》、《綠色食品包裝通用準則》也已制訂完成,進入標準審批程序。
貼近生活:《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首當其沖12月20日,由商務部制訂的《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試行》正式頒布實施。該辦法是我國首次以法規的形式對超市食品安全操作進行規范。其適用于經營有食品項目的超市、便利店和大型綜合超市等業態,分別從采、驗、儲、制作、銷售、問題商品處理、管理等方面對超市食品安全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10月1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標準化委員會組織起草的《超市購物環境標準》正式執行,該標準適用于開架售貨、集中收款、以銷售食品為主的零售業態店鋪,對超市賣場環境、營銷設施設備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對商品陳列、生鮮經營、現場加工、收銀管理、冷藏儲運、垃圾處理等方面則提出了量化指標。
行業及地方標準:更具體更有執行力
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往往更具有針對性和執行力。比如今年開始實施的《蜂蜜》、《果凍》、《月餅》等行業標準,對這些食品的銷售市場起到了積*的規范作用,保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明白消費。
地方標準的制訂和執行常常起著“亡羊補牢”的作用。比如,福壽螺事件之后,北京市立刻著手啟動了水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上海發生“瘦肉精”事件后,廣州頒布了《生豬屠宰檢疫和違禁藥物檢測實施辦法》;上海家樂福曝出劣質豬肉問題后,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超市熟食鹵味銷售和加工衛生操作規范(試行》和《缺陷食品召回管理規定(試行》……
毋庸置疑,我國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法制建設也將逐步健全起來,同時也需要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自律。保障人民食品安全,全社會應該共同努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