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1日上午,山東省召開了全省漁業工廠化健康養殖專題座談會,將對3家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違禁藥品的企業作出處罰;同時在本次會議上,專家指出,近日一些媒體針對
3家企業將受查處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負責人介紹,11月16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局組織對上海市場銷售的大菱鲆(多寶魚)進行了專項抽查。結果顯示,市場銷售的大菱鲆產品藥物超標,宣布禁售大菱鲆。此后,北京、廣州也作出禁售決定。
接到上海方面反映的情況后,山東省迅速組成了四個檢查督導組,分赴威海、煙臺、濰坊、日照(青島自查)大菱鲆主產區進行檢查。同時,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委托省水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分兩批抽取了32家企業的56個樣品,檢測項目為恩諾沙星、環丙沙星、土霉素、氯霉素和孔雀石綠。經檢測,禁用藥氯霉素的合格率為94.6%,孔雀石綠和無色孔雀石綠合格率為92.9%,涉及3家企業違規使用了氯霉素和孔雀石綠。
11月28日,農業部通報了山東省3家企業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了氯霉素、孔雀石綠等違禁藥品,并提出了處罰意見。根據農業部的要求,山東省要求有關市海洋與漁業主管局對違規使用禁用藥物的3個企業進行查處。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相關負責人特別指出,對于禁用魚藥,因為從未做過代謝動力學和殘留規律的研究實驗,所以不能斷定就是終生殘留。但是經過多長時間可以排出體外尚無定論,據了解目前有單位計劃進行這項實驗。
“毒魚致癌”言過其實
在座談會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王印庚博士認為:目前,在大菱鲆產品藥殘檢測中發現,商品大菱鲆含有硝基呋喃類,有報紙報道宣傳會有“致癌”作用,其實是“言過其實”。
王印庚表示,硝基呋喃類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痢特靈,用于人類臨床上治療細菌性痢疾病(俗稱拉肚子),在正常食用大菱鲆的情況下硝基呋喃類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更不會致癌。國際癌癥研究組織也證實一般劑量硝基呋喃類物質對人無致癌作用。在我國至今尚未見到食用大菱鲆而致癌的病例報道。因此,有些媒體的“有毒”、“致癌”提法是不正確的。中國疾控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的研究員丁茂柏近日撰文,同樣持此觀點。
廠商直銷進上海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山東省將繼續加強對在養魚的監管,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確保魚類經檢測合格方可上市。
在山東省組織的這次緊急監督抽查中涌現出一批好的企業,有的企業不但沒有檢出禁用藥物,甚至限用藥也沒有超標現象。為此,山東省將應上海方面的要求,近期派員與上海方面協商,建立廠商直銷制度,推出一批科學用藥、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
為提高大菱鲆質量,增強消費者信心,山東省將推進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法制化、規范化,加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
新聞鏈接
山東省水產品質量總體上安全
截至目前,山東省制定了近100項省級地方漁業標準,建設了28處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和254處無公害水產品基地,無公害養殖面積達225萬畝,有363個水產品獲農業部無公害產品稱號。
山東省還成立了水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有6個市設立了水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建立了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制度,17市82個縣市區設立了375個病害測報點。
2006年全省藥殘抽檢合格率為96.6%,氯霉素檢出率由2002年的90%下降至目前的百分之幾,檢出率明顯下降,水產品質量總體上是安全的、放心的,水產養殖業發展是健康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