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牛奶為什么要漲價?
油價漲價帶來的壓力*大
上海光明乳業杭州一家銷售點貼出了這次調價的21類牛奶單品,有瓶奶、新鮮杯、濃濃酸奶等,價格*便宜的是1.1元每瓶,*貴的是2.1元每瓶。這次調價讓每種單品都上漲了一毛錢。但這次調價僅只針對送奶上門的訂戶,所有超市、商場的光明牛奶產品都沒有列入漲價范圍。
“今年白糖從每噸2700元漲到4800元,電費每度提價了0.07元,用來飼養奶牛的羊草去年是每公斤0.7元,今年漲到1元錢,苜蓿草去年每公斤0.8元今年1.25元,另外牛奶的包裝材料、運費都在漲。企業平均每兩個月要收到一張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通知單。估計綜合成本上漲幅度起碼在30%以上。”上海光明乳業的負責人對于漲價的事情雖然不發表任何評論,但是一提到原材料的漲價,各種數據脫口而出仿佛爛熟于心。他認為在這其中,油價漲價導致運費上漲帶來的壓力*大,“從生奶到生產車間,然后從生產車間到客戶手里,牛奶加工的每一步驟都是要靠車的運輸而完成的,現在的油價上漲了這么多,因此牛奶成本也在飛速上漲。”
為什么只漲訂奶價,
商場超市零售“維持原價”?
至于商場、超市里的牛奶為什么沒有同步漲價?光明乳業工作人員解釋,商場、超市的漲價程序相對要復雜得多,不是廠家想漲價就馬上能漲價的,還需要向商場申請,而這一整套程序走下來可能需要一個多月時間。但是,也有行業人士推測,原因可能還不僅僅只是商場程序更為繁雜而已。而是因為,商場超市里的牛奶品牌更多,競爭更加激烈,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敢冒丟失市場份額的風險而貿然提價。在商場里,所有的牛奶品牌都擺放在一起,價格一目了然,消費者一對比,價格低的就比較容易“入眼”些。
商場牛奶產品不敢漲的原因是怕丟失市場份額,那么,送奶上門的訂奶價漲了就不怕丟失市場份額嗎?
目前切分杭州送奶上門這份市場蛋糕的大概為四家牛奶企業:新希望雙峰、燕牌、美麗健、光明乳業。其中前3家為杭州本地牛奶企業,只有光明為外地牛奶企業。
“選擇在商場漲價,要面對的是蒙牛、伊利等十幾個牛奶企業,而在本地送奶這一塊,競爭對手相對就少一些了。”一家牛奶企業老總給自己的同行分析漲價原因。
對于這次訂奶漲價1毛錢,是不是企業對于消費者心理的初步試探,接下來會不會有第二波第三波的漲價行情呢?記者無法從牛奶企業方面得到直接的答案。但是據大多數業內人士預測,牛奶近期不可能出現暴漲的局面,因為目前國內乳品市場基本還處于同質化和低價競爭的時代。
各地牛奶紛紛漲價
杭州本地企業緣何“欲漲又止”?
今年6月,上海牛奶零售價格平均上調10%左右;7月,福建省內各大城市牛奶零售價格平均上調15%左右;8月份,廣州也上調了10%左右。還有杭州的周邊城市寧波、南京都調整了牛奶的零售價格。
每個地方牛奶價格上漲的原因都如出一轍:“原材料上漲。”
然而,從去年到現在,杭州訂奶零售價格沒有變化,直至11月1日,光明乳業正式宣布對21類牛奶單品進行0.1元的調價,相當于5%—10%的漲價幅度。而到目前為止,杭州本地三家牛奶企業對訂奶價仍然“按兵不動”,處于觀望狀態。
“敵動我不動,人家受不了原材料漲價而提價,我們杭州企業難道有什么銅墻鐵壁的神功?沒有。我們喊漲價已經喊了四個月了,從7月調價協調會一直開到現在,幾家牛奶企業負責人坐下來談了不下10次,但一直沒有達成共識。誰也不敢冒險**漲價,總認為誰先漲價誰就會馬上減少市場份額。”杭州新希望雙峰牛奶企業總經理林永裕說,原材料的漲價讓大部分企業已經瀕臨虧本的邊緣,但是誰也不敢動。就怕再這樣下去,可能會有企業要靠犧牲產品品質來挽回成本損失了。不過,那將是我們企業集體走向毀滅的時候,這是誰也不愿意看到的。“說實在的,我們已經有充分的市場調查表明,消費者對于牛奶適當調價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大家*怕的是,你前腳一宣布提價,他后腳就搞促銷搞變相降價,把你的市場份額全搶光。”
多年以來的低價競爭,成了每家牛奶企業的一塊心病。
從2003年以來,國內的牛奶行業紛紛卷進了一場“惡戰”,先是蒙牛、伊利等乳業巨頭通過價格利器發動進攻,使得近幾年來的牛奶價格一降再降,再是各大企業各自為戰的混戰。每年的8月到9月,都會發動一場聲勢浩大的價格戰,無論是商場超市還是訂奶的散戶,而各種奶制品的價格的降幅一般都在20%—30%左右,*高甚至達到近40%,“這種價格戰,使得牛奶的價格在今年初已經跌入了谷底。”
世紀聯華超市慶春店負責柜臺的員工對于“牛奶戰”的印象非常深:譬如,某品牌牛奶推出買一贈一,買500毫升牛奶贈送250毫升牛奶,緊接著,就會有另一家企業跟進買500毫升牛奶贈送500毫升牛奶的優惠。還有,只要你在搞買一箱袋裝奶再送一盒鮮奶,那我就送二盒鮮奶。
“表明上看,價格戰的結果是消費者得實惠了,實際上不是的。無序的價格戰打到后來,就是品質的下降,吃虧的還是消費者。近幾年來,圍繞牛奶行業的丑聞層出不窮,像‘回產奶’、‘早產奶’等等。這都是搞價格戰的惡果。”杭州奶業協會秘書長葉建華擔心不惜成本的價格戰會把整個行業帶進死胡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乳制品行業的銷售收入利潤率2002年為6.8%,2003年為6.1%,2004年為5.4%。目前,我國近1500家的乳品加工企業,1/3左右的企業處于盈虧平衡點,另有1/3的企業出現虧損,整個乳制品行業的利潤率呈下滑的趨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真酒變“味”也不行》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
關于我們 萬檢(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百檢網)是國內知名B2B檢測電商服務平臺,專注于為第三方 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及個人用戶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平臺匯集了國內外權威檢測機構(CNAS/CMA),其中不乏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國際知名檢測機構,為廣大用戶提供一站式檢測服務。
客服熱線 400-101-7153 專屬服務:156 0190 2607 企業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 聯系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宜山路700號
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