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營養不能只從食用油中攝入
?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也就是脂肪,由脂肪酸及甘油組成。自然界中的脂肪酸幾乎都是含雙數碳原子的脂肪酸,按其結構形式及所含雙鍵數量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
?
飽和脂肪酸可以通過平時常吃的豬牛羊肉等食物中獲得,所以對于健康人來說,應盡量少吃動物油。
?
多不飽和脂肪酸在生物學意義上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能夠調節血脂,尤其是其中的亞油酸和α-亞麻酸還是人類的必需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另一個重要生理作用是形成類二十烷酸,它們是很多生化過程的重要調節劑,在協調細胞間生理的相互作用中起著重要作用。
?
但多不飽和脂肪酸易產生脂質過氧化反應,因而產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物質,對細胞和組織可造成一定的損傷。此外,n-3多不飽和脂肪酸還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
?
食用油脂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研究發現,單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說的“壞膽固醇”的作用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相近。但大量攝入亞油酸雖能降低“壞膽固醇”,同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說的“好膽固醇”也隨之降低。而大量攝入油酸則無此種情況。同時,單不飽和脂肪酸不具有多不飽和脂肪酸潛在的不良作用,如促進機體脂質過氧化、促進化學致癌作用和抑制機體免疫功能等。
?
所以,從營養學上講,在考慮脂肪需要量時,必須同時考慮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三者間的比例。而在膳食安排上,在降低飽和脂肪酸的前提下,以單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部分多不飽和脂肪酸是有重要意義的。
?
但是,食用油只是食品的一種,我們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不可能全部從食用油中獲取。
?
植物油不是多多益善
?
有不少消費者對食用油有一種誤解,總認為吃動物油容易升高血脂,導致肥胖,而吃植物油則不必顧慮。
植物油多多益善嗎?
?
“金無足赤”。植物油雖然不錯,但那是針對動物油而言。植物油也是油,它的熱量和等量的動物脂肪一樣高,過量食用一樣可造成血脂、血壓和體重的異常。
?
許多食用油宣稱自己“不含任何膽固醇”,因為今天的人們有點說“膽”色變。其實,像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豆油等這樣的植物油一般來說基本不含膽固醇,這沒什么稀奇的,刻意宣傳反而容易使人產生錯覺,以為不管什么食品只要一有膽固醇就必須遠離。過量攝入膽固醇的確有害健康,但它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許多食品中也都含有膽固醇,遠離膽固醇既不科學,也不可能。
?
至于被賦予“貴族油”、“時尚油”、“健康保健油”等美麗名稱,標出“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調節血脂、軟化血管”甚至“美容”等詞匯,無非是競爭中的一種炒作,消費者不必刻意追求所謂的“保健功能”。
?
因為植物油基本上都是從草本谷物中獲得的,如大豆油來自大豆,玉米油來自玉米胚芽,菜籽油來自菜籽,等等,并不存在“惟一”性,不同品種的食用油只說明其營養成分有所不同。植物油雖然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來源,但其脂肪酸含量通常在99%以上,如果為了“調節血脂”和“軟化血管”而大量消費,那對消費者的健康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反倒有*大的潛在危險,說到底,它終究還是油啊!
?
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宣稱“保健”,那么按照有關規定,任何一種保健食品都必須經過許多種功能性試驗,接受專家的評估,并得到衛生部“保健食品”的審批,才能確定其保健功能。但衛生部從未批準過一種保健食用油,市場上也沒有一種食用油有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
?
為了健康,學會合理用油
?
推薦用油量為每人每日25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人每天油脂的攝入量是25克。25克是一個什么概念?———其用量只相當于普通湯匙的兩湯匙。而全國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日攝入量已達44克。北京大學**醫院曾在北京廠橋地區進行過調研,結果顯示,居民食用油超量者超過70%,每人每天食用60克者超過50%,遠遠超過合理的攝入量。所以,即便是植物油,也不可隨意消費,凡是高脂肪膳食都應在生活中有所限制。因此,合理用油的**個原則就是把每日的食用油攝入量掌握在推薦量內。
?
需要說明的是,這25克是包括植物油和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在內的攝入量。有專家提出,動物油與植物油以3:7的配比作為健康人的膳食用油是比較合理的,但一般來說,我們平時就可以從畜肉中獲取動物脂肪了,因此,健康者還是少吃動物油為好,而愛吃素者則可以考慮適當用動物油來烹調,以保證體內脂肪酸的平衡。
?
不要長期只吃單一品種的油
?
就像喝不同的葡萄酒應該用不同的酒杯,同樣,不同的菜肴烹制也應該用相應的食用油,我們應該在烹調中有意識地選擇。比如制作涼拌菜,**應選擇香油和精煉的大豆油,它們本身就怕熱,而亞油酸和維生素E的含量又很高。如果是煎炸食品,花生油是*好的用油,葵花子油則不適合。一般的燉、煮、炒、燒等,則可以選擇單不飽和脂肪酸多的油,或者脂肪酸比例比較平衡的油,如橄欖油、紅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包括調和油等。
?
但是,工業化的食用油生產使我們吃油開始論“桶”,這樣往往在烹調中不得不用一種油,而一種油不可能解決所有油脂需要的問題。所以,家庭吃油*好是幾種油交替著吃,不可能同時買幾種油慢慢吃,但可以一段時間用一種抽,過一段時間再換另一種油。
?
“三高”患者少用葷油
?
對于中、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動脈硬化、膽固醇過高等慢性病的人來說,茶油、橄欖油、玉米油、紅花籽油、葵花子油等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是比較理想的食用油。肥胖的發生與膳食有重要的因果關系,因此肥胖者應以植物油為主,少吃飽和脂肪酸,限制脂肪攝入,每日用油不宜超過20克。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血癥和高血糖的人,應當經常選用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少用葷油。
?
不要高溫炒菜
?
中國人炒菜喜歡高溫爆炒,等油冒煙了才炒菜,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高溫油不僅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還會產生不利于健康的過氧化物和致癌物。所以,鍋燒熱即可倒油,然后便可炒菜了。
?
既然食用油就是一種食品,那么作為食品就應該遵循食品的法則,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營養之道在于平衡,吃油也如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