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近日,家樂福北方區公共事務部經理尹莊前來本報,代表家樂福感謝本報幫忙監督家樂福的日常運營。本報出于對消費者和讀者的尊重,希望家樂福能夠就“魚干門”等一系列事件向廣大消費者道歉,向舉報的消費者致謝,并表明家樂福對整個事件的態度。尹莊就此表示,他們將于今天,向本報提供一份家樂福中國總部的官方聲明,并對本報之前代表消費者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作出書面答復。
“近七成人表示不會再去家樂福購物。”這是騰訊網針對“家樂福魚干門事件”所做的網絡調查(簡稱網調)顯示的數據。
截至昨天晚上8點54分,在騰訊網開展的關于“家樂福魚干門事件”的問卷調查中,有25636名被調查者表示不會再去家樂福超市購物,在被調查的總人數中占到了近七成。
據了解,在本報5月29日報道“家樂福魚干柜爬滿活蛆”當天,騰訊網便以“家樂福大躍進流年不利”為題,以專題頁面的形式予以跟進,在網民中引起不小的轟動。
對于七成人表示不會再去家樂福購物,某業內人士昨天向本報記者表示,顧客不再去企業購買物品,就是對企業違法的成本懲罰。
昨天,長期關注消費者權益的邱寶昌律師也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他表示,近期一直在關注華夏時報“家樂福”系列報道的進展,并充分肯定了本報報道所作的監督對樹立零售業的市場道德方面的幫助。
“我國的相關法律只是規定雙倍賠償,消費者買了幾塊錢的問題食品,超市*多也就賠個十幾塊,跨國企業根本不會在乎這么點賠償費用。”邱律師表示,家樂福之所以在國內屢屢出事,**是因為違法成本低廉,在國外一旦出現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企業一般都要受到很重的處罰,歐洲就有一家企業售賣過期面包而賠償百萬美元的案例。
邱律師表示:“現在只是出現小問題,但這樣發展下去,很可能因為售賣問題食品而引發大規模傳染性疾病。”
大事評說
請從媒體監督中讀出善意
從活蛆爬滿咸魚片,到蝦皮上趴著蒼蠅,上周家樂福北京店連續因衛生問題閃腰。“你們怕家樂福不死嗎?”家樂福有關人士曾這樣向本報發問。看來,他們顯然沒有讀懂《華夏時報》為期一周的報道。
在此,我們有必要幫助家樂福來回顧一下“魚干門”事件。5月29日,“家樂福咸魚生蛆”;5月30日,“售賣2007年面包”;當天,家樂福表示將對咸魚干問題進行整改。事件至此,其實報道就該結束了。可是,我們獲知的整改方案,僅僅是賠償消費者和銷毀問題咸魚干——家樂福小瞧了自己,也小瞧了百姓飲食安全。
“這么大超市,媒體若想盯,哪天不出事?”是啊,正是因為它是大超市,正是因為他們得到了百姓*大的信任,所以我們才會“吹毛求疵”。我們所關注的根本不是讓人作嘔的活蛆,而是滋養了活蛆的制度。
一家又一家的店紛紛曝出這樣或那樣的食品衛生問題,帶蛆魚干也就不再僅僅是偶然的個案。為此,我們的記者開始深入探訪:家樂福的管理制度是否出現問題?探訪的結果恰恰印證了我們的擔心。
對民生新聞的關注,是本報的價值取向之所在,也是一直以來孜孜以求的——對“家樂福魚干門”如是,對任何其他事件依然如是。輿論監督,是新聞媒體的重要職責。這個監督,其本質就是要傳媒代表公眾去質疑、查究、問責。
問責讓混沌變得清晰。從“魚干門”事件來看,清晰的受益者不僅僅是消費者,對家樂福自身同樣有幫助。假如,家樂福食品衛生問題現在病在肌膚,那么這次體檢可以避免病移腠理;假如家樂福的食品衛生問題已經病在腠理,那么,這次體檢可以避免病入膏肓。
一個知名品牌的誕生,對于經營者,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而一個知名的品牌對于公眾,則是放心地消費。假如,家樂福能夠切實地改善引發“魚干門”事件的制度缺陷,那么他們就讀懂了媒體監督的善意。
我們等待,家樂福今天能有一個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公眾的聲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