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強化食物是添加了人體所需營養元素的食物,國內外大量實踐證明,通過長期服用強化食物,可以達到補充人體營養元素、改善營養狀況的目的。
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大力推動強化食物的生產,并選擇部分貧困家庭作為營養強化食物的受助對象,就是要把高質量的食品給*需要改善營養的人群食用。
正在推進中的基礎性營養食品的大項有:
強化面粉微量營養素缺乏在中國城鄉普遍存在,根據中國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統計,截至2005年8月,共有74個企業生產強化面粉。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已有18個生產強化面粉。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全國生產強化面粉50萬噸。按每人每天食用80克計,強化面粉已在中國覆蓋了3424.6萬人。高風險的西北5省有1300萬人食用強化面粉,覆蓋人群達14%,年生產強化面粉39萬噸。
營養強化面粉的實用效果調查顯示,其營養改善效果顯著。承德和蘭州的強化面粉試點的血測數據顯示出干預組在食用強化面粉以后微量營養素攝入全面提高。維生素A缺乏率明顯下降。
中國營養強化面粉大規模食用效果在蘭州公布。八里鎮試點居民說:“老婆白了,孩子胖了,感冒少了。”營養強化面粉受到食用地區人民的普遍歡迎。
強化面粉國家標準起草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將頒布。中國國家糧食局在2005年10月24日召開了面粉強化國際研討會,推動中國面粉強化。中國政府加快了推動面粉強化的步伐,國家面粉強化管理辦法(法規正在開展調研,估計在2005年底或2006年上半年頒布。
面粉強化推動了食品工業的升級換代,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中國營養產業大有前途。
營養強化大米營養粒工藝強化大米,即用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尼克酸、鐵、鋅等六種營養素原料,按“中國大米營養強化推薦配方”的規定配比與米粉混勻,制作成與普通大米之形狀、容重及色澤等各項指標近乎相同的營養粒米再以2%的比例混勻在普通大米中即成為營養強化大米。采用營養粒工藝進行大米營養強化,是我國與噴涂法大米營養強化試驗同時進行的又一項科技攻關項目。
據了解,全世界大米營養強化還沒有成功的可借鑒經驗,很多國家都有過計劃和做過試驗,但是都沒有能夠成功。中國的營養強化大米一旦研發出來,不僅可以使全國城鄉居民吃到營養強化大米,同時會走出**,走向世界。
Va強化油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和北京市民政局聯合向部分貧困家庭捐贈營養強化食物儀式于2004年9月28日在北京市民政局接受救災捐贈事務管理中心舉行。此次捐贈的營養強化面粉和食用油,將無償捐助給城區的3000戶特困家庭。
2004年11月10日,“強化食用油國標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這標志著營養強化食用油的國家標準制定工作進入了實質階段。
植物油是RETA項目所確定的食物營養強化的載體之一,非常適合進行維生素A等脂溶性維生素的強化。自2002年“福臨門”維生素A強化大豆色拉油推向市場以后,市場反響熱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為了進一步保證產品質量、規范生產、為市場監督提供依據,需要制定強化食用油國家標準。
近兩次中國居民膳食營養調查的結果顯示,維生素A是我國居民普遍缺乏的微量營養素之一。國際上利用食用油、人造黃油等進行維生素A的強化已有百年歷史,進入商業推廣階段也有70余年時間。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營養研究室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維生素A強化食用油能有效防治兒童維生素A邊緣缺乏。
鐵強化醬油醬油鐵強化是國家營養改善項目的一部分,旨在改善我國人民的鐵營養狀況和控制缺鐵性貧血。選擇醬油作為營養強化的食物載體是因為醬油在我國普遍食用及食用量的自限性。選擇EDTA鈉鐵作為鐵強化劑是因為它在人體內的鐵吸收率高于其他鐵劑以及在醬油中的溶解性好和不改變醬油的原有口味。研究結果表明,EDTA鈉鐵在醬油中的穩定性在兩年以上。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小康社會建設,需要建立和重新制定新的符合發展需要的指標。原有的吃穿住行的各項指標體系,有的已經更新,有的則還沒有。尤其是反映城鄉居民吃的量化指標,還停留在原有的概念上。這不符合新的發展形勢的需要,需要在解決溫飽的基礎上,盡快制定以營養健康安全為主要內容的指標。
而以營養科學指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研發和生產符合科學營養要求的各類加工食品,實現產業向營養健康型升級,則是產業發展的新看點、大舞臺。
(作者系國家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主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