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患糖尿病的老人張秀文,聽說有人吃**產品病情好轉,于是她也開始吃**產品,隨后按**業務人員的說法停用了藥物。可誰曾料到,張秀文老人竟由此踏上了不歸路……
“**”誤導 老人死亡?
“如果**的業務員,不讓我老伴停西藥,她的病就不會被耽誤,她也不會死的。
?
——韓鳳廷
“**”誤導老伴死亡?
3月23日晚上,韓鳳廷老人在電話中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2005年陰歷八月十五前后,身患高血壓、糖尿病的韓鳳廷55歲的老伴張秀文老人,聽說本村村民有吃**(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
韓風廷說當天老伴沒有食用這些產品,他們也沒有給李會英錢。第二天,李會英到他家講解這些產品的“功效”,并說吃**產品,以后可以一步一步把西藥停了,并且還給開了“方子”(食用方法。老伴開始食用。李會英說,如果成為**的會員,購買**產品比較優惠,所以韓風廷也買了套**產品宣傳資料,成為了**的會員。
在食用大約近一個月的時候,李會英讓張秀文停了西藥。韓鳳廷老人說,老伴前兩年患過腦血栓,曾住過醫院,之后恢復得不錯。她也有多年的糖尿病史,也有高血壓的病。這些情況,李會英當時都知道。在停藥之后,家人也曾經擔心老人的病情。但是,病人非常相信**業務員所講的話,根本聽不進去家人所勸。
韓鳳廷老人說,**公司為了多賣他們的產品,10月19日,還在他家講過課。當時**公司的業務員有李會英和張素月及一名男子。當時有楊靜紅、智菊芬等十幾人聽了講課。他們以韓鳳廷老人情況為例,介紹**產品的一些功效,并說,老人的西藥已經停了。韓鳳廷還說,當時的光盤上有一位老人自我介紹得了癌癥,結果吃**產品吃好了。
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11月8日,張秀文病情出現惡化,嘔吐嚴重不能進食。韓鳳廷給**公司的業務員李會英打電話,李會英找了一輛車把張秀文拉到元氏縣醫院檢查。當時看病的一位醫生,開了單子,并給老人抽了血,化驗血糖。之后,李會英就把老伴拉回了她家。韓鳳廷繼續在醫院等待檢查結果。檢查結果出來顯示血糖23.39(空腹。當時醫生說血糖太高了,問病人在哪里?韓鳳廷說他們(李會英等人已經拉回去了。后來醫生就說了句,那你們回去打胰島素吧。
韓鳳廷說,他拿著結果到李會英家,還埋怨老伴,血糖這么高,胳膊抬不起來,誰的原因啊?當時李會英和張素月讓韓鳳廷不用擔心,說是病情好轉的反應。吃過午飯之后,他們就把韓鳳廷和老伴送回家了。可是,到家也就一個半小時,老伴就永遠地走了。
講完這些,韓鳳廷老人在電話中非常激動,傷心地告訴記者:“老伴前后患過兩次腦血栓都挺過來了,且恢復得不錯。如果不是**公司的人讓她(老伴停西藥,老伴**不會走的。我們當時都勸老伴不要停西藥,可是病人都已經被**產品‘迷’住了,誰的話都聽不進去。她只相信**公司的業務員。”
事后,韓鳳廷老人到縣醫院咨詢,醫生告訴他,當時老人的血糖太高了,已到昏迷狀態,死亡率相當大。
韓鳳廷老人認為,導致老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的業務員誤導行為。如果及時搶救,可能就不會發生不幸的事了。所以,韓風廷老人決定給老伴討個公道。他向**公司索賠10萬元。
他先后找過**元氏縣分店的經理,給**總公司去過兩封信。但是一直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答復。在埋葬張秀文老人后,元氏分店的經理曾組織業務人員給韓鳳廷家“捐”了1000元。
“我們的業務員平時說話比較正規,不會讓她停西藥的。我們的產品沒有問題,為什么要賠償?”
——**公司河北分公司劉濤經理
“**員工沒有誤導”
3月24日下午,記者和**公司河北分公司取得了聯系。下午5點多,**公司負責天津和河北地區的徐亞群經理和河北分公司的經理劉濤來到報社向記者溝通情況。徐經理說,他們*近才聽說這件事情,他們的產品是保健食品不是藥物。是否停藥,韓鳳廷應當問問醫生,聽從醫生的指導。其他具體情況需要了解一下,然后再與記者聯系。記者表示,*好能見見當時的兩位業務員了解情況。
徐經理表示,如果真的如韓老人所說的情況,那兩位業務員的行為屬于個人行為,并不代表公司。
3月27日上午,劉經理又來到報社告訴記者,他們向元氏縣分公司的經理了解了一下情況,那兩位業務員平時介紹業務都挺正規的,不會讓張秀文老人停西藥的。記者問,是否見到了當時的兩位業務員。劉經理說,因為涉及到死人的問題,他沒有和兩位業務員聯系,怕影響兩位業務員的情緒,是從元氏縣分店經理處了解到的情況。
劉經理說,產品沒有問題,業務員也沒有誤導患者,談不上給韓鳳廷賠償。如果韓鳳廷認為他們有誤導的行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店的張素月、李會英到我村秀文家講**產品的功效,他們說吃一段**產品以后,可以逐漸把西藥停了。”——楊靜紅
孰是孰非?
韓鳳廷說是**公司業務員讓老伴停西藥導致其病情加重死亡。而**公司的人卻說,業務員沒有說過要他老伴停藥。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
在韓鳳廷向記者出示的證明材料中顯示,2005年10月15日,在韓老人家聽**公司的業務員李會英與張素月講課的人,能夠證明當時他們說了讓老伴停藥的事宜。
其中,當時聽講的一名叫楊靜紅的講到:“10月15日,**店的張素月、李會英到我村秀文家講**產品的功效,他們說吃一段**產品以后,可以逐漸把西藥停了。”
還有一名叫智菊芬的人,也出示了證明說,當時講課時,**的業務員說**產品能治各種疑難雜癥,還說張秀文已停止了西藥,僅服用此**產品,且病已好轉。當時,張秀文的胳膊已經抬不起來,業務員稱是病情的好轉反應。
3月29日,韓鳳廷向記者提供了當時**業務員講課時播放的光盤。在光盤中記者看到,的確有一位身患胃病、冠心病、糖尿病、癌癥等多種疾病的老先生自我介紹,在醫生判定他患有癌癥,只能活半年之后,在吃**產品一個月后,停了胰島素,三個月后停了所有的藥。并且他還說,自己身體越來越好,不是吃藥吃好的,是吃**產品吃好的。在被醫生判定只能活半年后,吃了**產品已經又活了兩年多。
3月31日和4月2日晚上,記者兩次撥通了李會英的小靈通和住宅電話,但是兩次均由其丈夫或女兒接聽。記者表明身份,希望李會英與記者聯系一下。但是記者一直沒有接到李會英的電話。
4月4日下午,**公司河北分公司的一位戴主任和一位銷售主任王先生來到報社,又向記者說明了一些情況。王先生說,他們元氏分店的經理想把當時給韓鳳廷家送產品的業務員及韓鳳廷一起約來,談一下這件事情,進行當面對質。但是韓鳳廷后來就不接電話了。當初公司的業務員比較熱心,把病人拉到醫院檢查,當時檢查完后,醫生讓病人住院,而韓鳳廷沒有聽醫生的話,這應該屬于家屬的責任。如果他們的業務員真的有誤導行為,讓病人停藥,該怎么處理怎么處理。但是現在業務員一口咬定,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對于光盤一事,王主任說,肯定不是他們公司出的。
戴主任說,現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韓鳳廷要求賠償10萬元,數額太大。我們準備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如果對方提出可以停藥,是有誤導的傾向,應該從道義上受到譴責。如果在城市,可能不會出現這些情況。但是在農村,由于受到文化素質、生活觀念的影響,容易造成誤聽誤信,甚至是迷信的程度。”——河北省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 孫常軍
宣傳誤導?愚昧落后?
記者就此事采訪了省消費者協會的副秘書長孫常軍。孫秘書長說:“**任何保健品都不是藥品,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如果經營者宣傳其功效可以治病,那是一種誤導行為。消費者應該提高警惕,不要信任保健品到‘迷信’的程度。另外,停藥應該先問醫生。如果保健品的銷售者提出可以停藥,是有誤導的傾向,應該從道義上受到譴責。但是真正是否該停藥,應該聽醫生的。此事*后怎么解決,需要對方承擔什么責任,需要證明病人的死與這些產品、這些說法是有關系的。此事可能*后還是要通過法律訴訟途徑解決。作為公司的員工在宣傳時,代表的是公司的行為,如果有誤導傾向,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雖然是屬于公司管理的不當,但是給消費者造成的后果是嚴重的。”
“另外,此事也折射出農村的消費意識薄弱。在目前廣大農村的消費者的消費警惕意識是需要加強的。如果在城市,可能不會出現這些情況。但是在農村,由于受到文化素質、生活觀念的影響,容易造成誤聽誤信,甚至是迷信的程度。農村消費者需要有與此相適應的消費維權意識與觀念,農村的消費者也需要享受和城里人一樣的消費權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