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可2004年市場上 食品安全的問題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安徽阜陽奶粉事件、廣州假酒中毒事件、四川彭州的毒泡菜、天津的假雞蛋等等,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年終歲末,巨能鈣又因為被檢測出含有雙氧水成分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在廈門也不乏類似的事,象我們十分關注曾經關注過的地溝油,用化工原料制作的水發食品,等等。在規范的市場里,消費者應該能象傻瓜一樣的買什么就放心的吃什么。現在的情況卻是每一個消費者都必須成為辨別食品安全與否的專家。那么有沒有一種機制,能讓消費者明白:我吃的東西是不是安全的?
[錄播]11月24號,河南商報報道說在市場上一直銷量驚人的巨能鈣含有雙氧水成分,有毒。報道一出,巨能鈣銷量應聲而倒。廈門的商場完全看不到巨能鈣的蹤影。
12月3號,國家衛生部宣布巨能鈣過氧化氫殘留量在安全范圍內。不過市場上巨能鈣的銷售情況仍然相當蕭條。
[同期聲]藥店營業員:賣得都要過期了 只剩下這三盒 還是廠家再拿過來放 不然原來的都要過期了
[錄播]不過對于衛生部出面宣布巨能鈣的安全性,也有人提出了疑問,認為截止到2003年7月,衛生部一共給五千多個保健品頒發了準生證,平均每年700給左右,如果這些產品的安全受質疑,衛生部是不是要為每一個產品背書呢?
[錄播]現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當社會上對某一種食品的安全產生疑問的時候,誰來調查它的安全性?誰來告訴消費者吃進肚子里的食品是否安全?按說這應當是行政監管部門的職責。無論衛生部宣布巨能鈣的安全是否合適,*終還是有一個行政部門出面給消費者一個說法。
回顧2004年,在我們廈門,在食品安全監控方面也有一些值得記錄的事。
前一段時間,我們欄目曾報道過嘉蓮工商所執法人員查獲了一家既沒有衛生許可證、也沒有工商營業執照的水發食品作坊。這里加工泡發食品所使用的添加劑是工業用氫氧化鈉和明礬。在一間面積大約有六七十平方米的簡易搭蓋里,堆放著六七十箱被明礬、氫氧化鈉浸泡過的牛百葉、豬蹄筋、海參、雞爪等可能有五噸多。
[同期聲]經營者 林某:(做這一行有多久了差不多做這個做幾個月 (平時都是用什么東西來浸泡的有時候有碳酸鈉 有時候用片堿(氫氧化鈉。。(你為什么用工業用的東西來泡因為有時候泡來不及 那個加一點下去 那個比較快 碳酸鈉比較慢
[同期聲]嘉蓮工商所 陳文景:這個水產品來講,我們都比較注重檢測甲醛,從這次檢查當中,我們發現不法商人變換了手法,使用的是工業用的氫氧化鈉,這個在以前我們檢查當中還沒有發現使用這種氫氧化納這種化工原料。
[同期聲]中國水產學會加工與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委員 邱澄宇: 因為工業化學品當中的有害成分比如說像重金屬 鉛 汞 砷等等 含量是明顯偏高的 他如果使用于食品的話 會在食品當中產生比較大的殘留 人們食用了這一類的食品以后可能在人體內積蓄了像重金屬這些有害的成分 將來累積以后對他的身體有很大的傷害
[錄播]用化工原料來水發海產品,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通過常識判斷都能知道這是對人體有害的。可是究竟這些食品有沒有毒性?毒性有多大?這是常識所無法判斷的,也是消費者希望、并且有權了解的。當事情發生后,老百姓希望的是有一個行政部門給個權威的說法,并了解生產這些食品的商人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可是事情的發展讓人意外,**是對于這些新手法生產的水發海產品的毒害問題,一些部門以沒有相關的標準為由,遲遲不肯檢測;接著是著手檢測了,結果卻是因為沒有標準,很難對這些產品的安全性下一個論斷。
[同期聲]嘉蓮工商所副所長 紀榮祥:我們當時去了衛生部門也介入了 當時他們也進行了檢查 發現了這些東西 我們事后也有向衛生部門報告 協調他們給我們進行檢測 但是。。他們有要求我們你們要提供檢測的方法(標準 那這種檢測的方法(標準我們是提供不了的
[同期聲]廈門市衛生監督所食品衛生監督科副科長 黃曙光:現在不法商販制售偽劣產品的技術手段不斷翻新 比如這幾年濫用非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劑來制售食品的案例非常多 比如在腐竹中家吊白塊 在水發產品中加雙氧水 以及在瓜子中加石蠟等等 這些技術手段翻新 但是國家的標準制定比較滯后 所以對這些食品的檢驗就缺乏依據 新出現的問題我們對它的執法就缺乏依據
[同期聲]市貿發局副食品處處長 王榮江:除了甲醛 其它的有害物質有沒有相應的檢測手段?/ 這個要按照標準 因為現在水發產品 它比較復雜 有的是水產品的水發產品 有的是農產品的水發食品 有的是畜產品的水發食品 所以他監管標準分屬在不同的部門 所以我們還要進一步牽頭做這個工作 這個我們已經要求有關部門要拿出一個相應的檢測標準/在調研的情況下 爭取在廈門市能夠形成一個檢測(標準
[錄播]事情發生的時候是高高舉起,處理的結果卻是輕輕放下,老百姓寄予厚望,作為維護消費者吃的安全的主管部門如此束手無策,總讓人覺得不是滋味。難道就因為沒有標準,就無法告訴老百姓這些食品有沒有毒,就無法對制造這種誰都知道是有毒食品的不良商家進行懲處?這么低的違法成本,自然不能遏止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場。
相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地溝油問題上。通過媒體的報道,老百姓知道廈門有人在經營地溝油,每天有不少地溝油流入市場,有一些餐館用地溝油,但至今為止,沒有一個機構來告訴大家,究竟地溝油在廈門是怎么樣一個情形,哪些餐館用了地溝油,哪些人因為把有害的不宜食用的地溝油滲透到了老百姓的身體里而受到了什么樣的懲處。據說現在有關部門弄出來的是一些要商家承諾自律的規定,可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商家訴諸道德的自律承諾,與肥皂泡沒有什么區別。
究竟該由誰,通過什么樣的途徑,讓老百姓關于食品安全的知情權得到滿足,來確保百姓餐桌的安全?如果這是我們食品監督機制中的一個漏洞,在2004年我們看到了這個漏洞,相關部門是否應該及早拿出相應的對策呢?
我們在采訪中可以看到,不少老百姓對自己買到的食品是否安全往往心存疑慮,希望相關部門的檢測結果能夠公示出來。
[同期聲]市民:如果有檢測的 *好弄 一個標識出來 我們就看得到 象小吃店掛的“已消毒” 我們就比較放心/現在都看不到是吧?/對 現在我們就是愛在固定攤位買 比較信任 其它不怎么清楚 看不出來
[錄播]這位老伯剛從國外回來,對比之下,他覺得在國外,豬肉買起來更放心。
[同期聲]市民:他們賣的產品都是有檢驗的 我看他們賣的產品 羊肉 牛肉 都是有檢驗出來的/我們這邊也有啊/沒有看到啊 人家是明顯看到啊 你說檢驗 你憑什么說檢驗
[錄播]記者在菜市場看到有些攤位懸掛了進貨憑證,有些攤位則沒有,對此,工商部門表示,目前只能進行勸導。
[同期聲]市工商局市場處處長 楊先德:有些單位還做得不好 我們經過勸導 因為目前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善 只能勸導開辦單位索證索票進行檢驗
[錄播]據了解,目前我市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布還比較零散。相比之下,其它城市有一些更好的做法。
[同期聲]市審改辦 吳煌開:象廣州 有一個食品安全監測網 他就通過這個網站把相關信息整合在一起 統一發布
食品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在監控方面出現漏洞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關鍵是在出現了漏洞之后,如何迅速形成新的機制,把漏洞補上,因為食品安全是關系到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大事。2004年,我們看到了相關部門在過去許多年的細心經營,給老百姓餐桌編織了一張細密的安全防護網,我們在肉品上有不少生態、安全品牌,在蔬菜上有農藥殘留檢測,在水產品上有甲醛防控。但是在2004年我們也看到,這張網因為社會的變革,已經出現了一些漏洞,并且這些漏洞應當趕緊補上,讓老百姓吃的放心。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