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人們只要一談到吃的東西,**擔心的是“衛不衛生”,而今天, 食品安全則取代了食品衛生,成了人們關注的高頻詞之一。從衛生到安全,不僅僅是一個措辭上的變化,它更深刻地體現了食品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日前完成的一項有關食品安全的調查顯示,近期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已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82%的公眾表示,這些事件“肯定會”引發自己對周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心,13%的人表示“可能會”。27%的人認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食品安全問題;認為“有過,但很少”的,占64%;僅有9%的人回答“從來沒有過”。由此可見,食品安全確實是人人關心的問題。從某一個角度來說,人們*關心的地方也是*可能產生品牌的地方,比如在如今這個服務增值年代里,海爾的崛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比對手更全面更細致的售后服務。在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的年代,誰能真正保證自己產品的安全,讓消費者信任你,選擇你,那品牌自然就樹立起來了。
與其削尖腦袋去忙活廣告、促銷,倒不如分一部分人力物力把產品質量和安全抓上去。只要你給消費者放心,那他們自然就會給你品牌的信心。品牌,食品安全的代名詞。由于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起步晚、工作基礎差,加之影響食品質量因素多、涉及面廣等原因,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總體水平依然不高,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需要。2003年衛生部共收到全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報告379起,其中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比上年分別增加了196.1%、80.7%和134.1%,這表明我國的食品安全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教授、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黃昆侖表示,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農藥、獸藥、重金屬超標;食品摻假;食品生產中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的化工原料;食品儲運銷售過程中微生物感染;人畜共患病;加工過程中滋生有害物質等等。
要改善我國食品安全現狀,需要從政府到企業、從原料采集到成品包裝的每一個環節入手來為安全把關。
在上面提及到的那個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中,有一項調查的結果很有意思。對于什么是自己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達不到國家衛生標準的食品”*令他們感到擔心;其次就是“假冒知名品牌的食品”,選擇這一項的人達到了21%。而在另一項關于如何防范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中,*多市民選擇的方法是“選擇有信譽有品牌的商品”,占到了被訪人數的74.0%。另外,有58.4%的受訪者認為建立優質品牌,選擇值得信賴的品牌,是“企業采取什么措施能夠提高他們的信心”的方法。
為什么超過1/5的人會害怕假**的產品呢?為什么絕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有品牌的食品來防范食品安全問題呢?其實就是因為有品牌的食品能夠給消費者一種放心的感覺,消費者可以依靠品牌來推斷這個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是有保證的。從這個小小的數字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食品品牌和食品安全的相互關系了。安全,食品品牌的根本。
專家指出,技術創新和工藝改善是保證和提高食品質量的*好手段,也是樹立食品品牌的*好基石。而要把巨大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在技術和工藝的改良上,不僅需要企業的質量意識,更取決于企業的品牌意識。
有關業內人士提出,只有給消費者提供*好、*衛生、*安全的食品,消費者才會永遠忠誠于這個品牌。只看眼前利益,降低對于品質的要求,*終將使企業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失去未來。
失去安全的基礎,再大的食品品牌也會在一夜之間傾塌,這方面的例子*直接的就是南京冠生園的陳餡月餅事件。
黃昆侖認為,之所以食品安全事故一再發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食品生產企業、不法商販和部分農村從業者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為謀取暴利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顧,缺乏起碼的誠信。
沒有誠信,沒有安全,這樣的食品生產企業不可能有品牌,就連是否能生存下去都很難說。反過來說,如果一個食品企業能夠從長遠考慮,從每個環節入手,把自己產品的質量控制在一個嚴格的標準下,那它遲早會得到市場的認同,*終將收獲品牌。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