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早起源于歐洲。學校為了規范管理,一般在學校的重大活動中會要求學生統一著裝;一般學校校服有該校校徽,也直接影響到學校形象。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夠展現學生精神抖擻、活力飛揚的一面,也是學生青春時代的專屬標志。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征的意義。曾經“毒校服事件”被揭露以后,中小學生校服質量安全得到各方**的關注。55%的不合格率,多項有害物質超標,多達220萬件缺陷產品召回,都讓校服生產企業面臨的質量質疑。校服的安全性能與內在質量始終都是校服質量*關鍵的檢測項目。
檢測范圍:
校服成品,校服布料,兒童校服,校服成衣,校服面料,校服繩帶,中小學校服等。
檢測項目:
外觀質量、異味、斷裂強力、色牢度、水洗尺寸變化率、水洗后扭曲率、水洗后外觀、燃燒性能、接縫強力、接縫處紗線滑移、繩帶、附件銳利性、織物纖維成分及含量、頂破強力、有害物質等。
檢測標準:
DB34/T 787-2014 校服;
GB/T 31888-2015 中小學生校服;
GB/T 28468-2012 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
DB50/T 462-2012 中小學校服;
DB41/T 855-2013 夏季制式套裝學生校服;
DB41/T 856-2013 秋冬季制式套裝學生校服;
DB41/T 857-2013 運動套裝學生校服;
DB52/T 1053-2015 機織校服。
GB 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
GB/T 22854-2009針織學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