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松度是反映羽毛羽絨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指羽毛羽絨的彈性程度。由于蓬松度越大,所包含的靜止空氣量也越大,保暖性也就越好,所以蓬松度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羽毛羽絨保暖性的優劣。在羽毛羽絨中對蓬松度起主要作用的是羽絨,而羽毛及雜質對蓬松度的貢獻則微乎其微。一般而言,含絨量越高,蓬松度越好;絨子品質越好,蓬松度越好。其中,含絨量的高低由工廠在生產和加工的過程中控制;而絨子品質的好壞則由羽絨種類以及取絨的鴨、鵝生長的條件決定。因此,可以說含絨量和絨子品質是羽毛羽絨蓬松度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和根本因素。
檢查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羽毛羽絨主要由多種氨基酸縮合而成的高分子組成,而這些蛋白質高分子鏈間還存在著二硫鍵、鹽式鍵、氫鍵等,呈特殊的三維立體網狀結構。這些蛋白質高分子與溫度和濕度的相互作用賦予了羽毛羽絨一種特殊的“形狀記憶效應”,使每一個羽毛和羽絨的自然結構都具有非常穩定的形態。除非受到過度的化學或熱度影響,否則無論何種程度的扭曲、絞捻、擠壓,羽絨都能夠恢復到初始形態。因此在檢測過程中能否使羽毛羽絨恢復到的初始形態就直接關系著*終的蓬松度測試結果。以下我們將就檢測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展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