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健康息息相關的生活用水和生活飲用水檢測為例:2007年7月1日,國家標準委和衛生部聯合發布《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強制性國家標準和13項生活飲用水衛生檢驗國家標準,2009年10月1日,《飲用礦泉水》(GB8537-2008)也正式實施。水質指標由GB 5749-1985的35項增加至106項,增加了71項,修訂了8項。
關于微生物指標
本標準保留了大腸菌群指標,新增了銅綠假單胞菌指標,不再保留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計數、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及志賀氏菌指標。
菌落總數、霉菌、酵母屬于衛生指示菌,-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公眾健康,而過度控制衛生指示菌和殺菌可能導致飲用水中溴鹽含量升高,構成健康風險。目前,食品法典委員會(CAC)、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ICMSF)、瓶裝水協會(IBWA)、 國、澳大利亞和歐盟等相關標準法規中,未對包裝飲用水設立衛生指示菌指標。我委正在組織起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生產衛生規范》,將通過生產加工過程控制,加強對衛生指示菌的監測和管理。
因此,本標準不再保留上述指標。依據飲用水檢測結果和CAC、 ICMSF及我國相關標準,本標準保留了大腸菌群指標,增加了條件致病菌一銅綠假 單跑菌(又稱綠膿桿菌)指標。由于上沒有飲用水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及志賀氏菌指標,且尚無充分科學依據,本標準不再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