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項目:鑄鐵金相
測試目的:觀察和研究灰鑄鐵、可鍛鑄鐵、蠕墨鑄鐵及球墨鑄鐵的顯微組織特征。
項目介紹:鑄鐵的組織因化學成分和冷卻速度而異,當鑄鐵凝固速度足夠大時,得到白口鑄鐵組織,隨冷卻速度減小、鑄鐵組織依次改變為馬口鑄鐵、珠光體灰口鐵、珠光體鐵素體灰口鑄鐵和鐵素體灰口鑄鐵;球墨鑄鐵是在澆鑄前向灰口鐵中加入少量的球化劑獲得球狀石墨的鑄鐵。因此鑄鐵金相檢驗科對各類鑄鐵的金相組織進行分析研究,著重區別各自的組織形態特征,了解鑄鐵組織中不同組織組成物和組成相的形態、分布對鑄鐵性能的影響;了解不同熱處理對鑄鐵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測試要求:
測試標準
| 標準名稱
| 樣品要求
| 測試內容
| 適用范圍
|
GB/T 7216-2009
| 灰鑄鐵金相檢驗
| 檢測面面積小于400mm^2;試樣的高度15mm~20mm
| 石墨分布形狀、石墨長度、珠光體數量、碳化物數量、磷共晶數量、共晶團數量和評定普通和低合金灰鑄鐵的顯微組織
| 普通和低合金灰鑄鐵
|
ISO 945-1:2008
| 鑄鐵微觀結構 第1部分:通過目視分析進行石墨的分類
| 檢測面面積小于400mm^2;試樣的高度15mm~20mm
| 石墨分布、形態、石墨尺寸、球狀石墨粒數
| 灰鑄鐵
|
ASTM A247-2019
| 評定鑄鐵件中石墨顯微組織的標準方法
| 檢測面面積小于400mm^2;試樣的高度15mm~20mm
| 石墨類型、分布和尺寸
| 含有石墨顆粒的鐵-碳合金、灰口鑄鐵、可鍛鑄鐵、緊密石墨鑄鐵、球墨鑄鐵
|
GB/T 9441-2009
| 球墨鑄鐵金相檢驗
| 檢測面面積小于400mm^2;試樣的高度15mm~20mm
| 球墨鑄鐵顯微組織;球化分級、石墨大小、珠光體數量、分散分布的鐵素體數量、磷共晶數量和碳化物數量
| 普通和低合金球墨鑄鐵鑄泰、正火態、退火態的金相組織
|
JB/T 9205-2008
| 珠光體球墨鑄鐵零件感應淬火金相檢驗
| 在零件感應淬火區中部按零件技術條件規定的位置
| 金相組織;硬化層顯微組織
| 珠光體體積系數不低于75%的球墨鑄鐵、中頻感應淬火低溫回火后的硬化層金相組織
|
JB/T 3829-1999
| 蠕墨鑄鐵
| 檢測面面積小于400mm^2;試樣的高度15mm~20mm
| 評定石墨形態、蠕化率、珠光體數量、磷共晶和碳化物的類型、數量
| 蠕墨鑄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