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目的
檢測鑄鐵的金相組織
檢測范圍
鑄鐵
試驗簡介
鑄鐵的分類一般按碳和石墨的形態特征可分為:白口鑄鐵、灰口鑄鐵、球墨鑄鐵、蠕墨鑄鐵、可鍛鑄鐵。還有特殊性能的合金鑄鐵(分別含有Cr,Mo,Cu,Ni,W,Ti,V等合金元素),鑄鐵金相主要檢驗石墨分布形狀、石墨長度、珠光體數量、碳化物分布及數量、磷共晶數量、共晶團數量等。鑄鐵的金相組織是由石墨和基體組成的。鑄鐵中的金屬基體常見的組織為P、P-F和F,還有滲碳體和磷共晶。
|
|
|
亞共晶白口鑄鐵 | 共晶白口鑄鐵 | 過共晶白口鑄鐵 |
測試標準
試驗方法
| 試驗項目
| 試驗標準
|
灰鑄鐵金相
| 石墨分布形狀
| GB/T 7216-2009 EN ISO 945-1:2008 ASTM A 247-06
|
石墨長度
| ||
珠光體數量
| ||
碳化物分布形狀
| ||
碳化物數量
| ||
磷共晶類型
| ||
磷共晶分布形狀
| ||
磷共晶數量
| ||
球墨鑄鐵金相
| 球化分級
| GB/T 9441-2009 EN ISO 945-1:2008 ASTM A 247-06
|
石墨大小分級
| ||
鐵素體和珠光體 數量分級
| ||
磷共晶數量
| ||
滲碳體數量
| ||
珠光體球墨鑄鐵零件金相
| 金相組織
| JB/T 9205-2008
|
硬化層深度的檢驗 (金相法)
| ||
蠕墨鑄鐵金相
| 石墨形態
| JB/T 3829-1999
|
蠕化率
| ||
珠光體數量
| ||
磷共晶數量、類型
| ||
碳化物數量、類型
| ||
鐵素體可鍛鑄鐵金相
| 石墨形狀
| JB/T 2122-1977
|
石墨形狀分級
| ||
石墨分布
| ||
石墨顆粒
| ||
珠光體形狀
| ||
珠光體殘余量分級
| ||
滲碳體殘余量分級
| ||
表皮層厚度
|
試驗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