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8 來源:互聯網
由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1年可持續發展論壇9月26日在北京開幕,論壇主題為“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將持續推動地方、重點行業和企業開展碳達峰行動,實施碳強度和碳排放總量“雙控”制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上馬,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綠色低碳的基礎之上。
黃潤秋表示,中國一直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堅定支持者和積*實踐者,20世紀90年代將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并持續深入實施。“明年2月在北京召開的冬奧會,將在奧運歷史上首次實現所有場館****由清潔能源供電,11個冬奧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筑認證。這只是近年來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縮影。2020年,中國光伏、風能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球55%,成為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多的國家。”黃潤秋指出。
生態環境部數據也顯示,2016年至2020年五年間,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提高了5.8個百分點,達到87%,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了17.4個百分點,達到83.4%。今年以來,中國云南野象旅行團北上巡游,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長江江豚頻繁亮相等消息,也都體現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顯著成效。
盡管趨勢和成績都持續向好,但黃潤秋表示,當前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仍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運輸為主的交通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
對此,他提出,應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生態環境問題根本上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我們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將更加突出以碳達峰碳中和倒逼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加快調整,持續推動地方、重點行業和企業開展碳達峰行動,實施碳強度和碳排放總量“雙控”制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上馬,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綠色低碳的基礎之上。
黃潤秋同時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嚴格生態環境執法監管,對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嚴懲重罰,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讓破壞生態環境付出相應代價。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深入推進生態補償,讓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獲得合理回報。
轉載自低碳資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