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2 來源:互聯網
自去年《GBT 32610-2016 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正式實施以來,雖然它目前只是個推薦標準,但是越來越多的民用PM2.5口罩產品開始主動執行新國標。畢竟《GBT 32610-2016 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本來就是一個面向民用領域的國標。
1,GBT32610-2016根據口罩的防護效果以及口罩本身的過濾效率將口罩分為A、B、C、D四個等級。
GB2626-2006根據口罩的泄漏率與口罩本身的過濾效率將口罩分為90(KN90、KP90)、95(KN95、KP95)、100(KN100、KP100)三個等級。
以上可見,GBT32610-2016對過濾效率的要求上同時對油性和鹽性均有要求,而GB2626-2006僅對鹽性或僅對油性顆粒物檢測做要求。
2,GBT32610-2016用頭模型佩戴口罩來確定防護效果:
而GB2626-2006用真人佩戴口罩檢測泄漏率以確定防護效果(防護效果等于****減去總泄漏率)。
由于使用的頭模型不像真人一樣臉部有肉,所以,一般情況下,用頭模型檢測出來的防護效果要比真人檢測的防護效果要低。例如某**國際品牌口罩的KN90型號,耳帶式按照GBT32610-2016為B級,即大于85%,頭戴式為C級,即大于75%,而其KN95級別的某型號口罩也為B級,即大于85%。
3,GBT32610-2016對呼氣閥的氣密性沒有要求,僅對口罩的總體防護效果有要求。而GB2626-2006對呼氣閥的氣密性有要求。作為實際防護PM2.5來說,呼氣閥的氣密性的要求屬于多余,因為決定*后佩戴效果的是總體口罩的防護效果,而不是單純呼氣閥的影響。這點和勞??谡值膮^別很大。
4,在包裝上,
GBT32610-2016明確要求每個口罩都要密封包裝,而GB2626-2006并沒有如此要求,如下
僅要求銷售包裝能保護產品即可。
5,GBT32610-2016對阻力要求相對GB2626-2006較高:
而GB2626-2006為:
,但是由于目前的技術相對以前先進很多,大部分勞保口罩都可以達到GBT32610-2016的阻力要求。
6,GBT32610-2016對口罩的內部很多有害物質的含量有明確要求,如下:
而,GB2626-2006沒有明確數據要求,僅有模糊的說法:
從這點上,毫無疑問,GBT32610-2016**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