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越來越進步,科技越來越發達,而我們也迎來了繼水源、大氣、噪聲之后的第四大環境污染源——輻射污染,它是危害我們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具體了解一下吧: 輻射是什么?
輻射是指能量以熱、光、聲、電磁波等方式向四周傳播的一種方式。輻射主要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兩種。電離輻射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總稱,其種類很多,高速帶電粒子由α粒子、β粒子、質子,不帶電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線、γ射線,我們*熟悉的就是X射線和核輻射。電磁輻射是指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的向四周擴散的電磁波。
輻射的應用 電離輻射的應用:醫學(診斷、治療、消毒等);工業(測厚、探傷、材料改良等);能源(發電、供熱等);農業(育種、品種改良等);地質找礦等。
電磁輻射的應用:射頻裝置(移動通訊基站、微波、廣播電臺等);工頻裝置(電力傳輸、工業加工等);家用電器(微波爐、電磁爐等)、醫療設備(微波理療機、超聲波醫療器械等)。
可以說,輻射的應用已經滲透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環境中存在著各種輻射。
輻射源的特點 1、隱藏性較強。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周圍就有大量會產生強烈輻射的物品,但是我們無法察覺到它們。 2、潛伏性較強。對人的傷害不會立即就能表現出來,而是經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后才表現出來。 3、傷害具有不確定性。在對人們進行傷害時,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會改變傷害的手段,或者是自身的形態發生了變化。
基于以上輻射污染源的危害,相關國家標準有哪些呢? 針對電離輻射,國家標準有 《GB 14587-2011 核電廠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技術要求》,規定了核電廠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的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輕水堆和重水堆型核電廠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系統的設計和運行以及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的管理。
《GB 14569.1-2011 低、中水平放射性廢物固化體性能要求-水泥固化體》,規定了低、中水平放射性廢物水泥固化體的*低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近地表處置的水泥固化體,大體積水泥澆注固化體除外。
以及《GB 6249-2011 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規定了陸上固定式核動力廠廠址選擇、設計、建造、運行、退役、擴建和修改等的環境輻射防護要求。
針對電磁輻射,國家標準有 《GB 8702-2014 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該標準規定了電磁環境中控制公眾曝露的電場、磁場、電磁場(1 Hz ~ 300 GHz)的場量限值、評價方法和相關設施(設備)的豁免范圍。 譜尼測試提醒相關企業: 1、建立嚴密的輻射污染源溯源制度,生產所使用原料應做到輻射污染源可追溯。 2、在需要的地方主動張貼相應的輻射警示標識,要做到醒目性,詳細可參考《GB 2894-2008 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
PONY譜尼測試集團具備國家認可的輻射防護與監測資質,憑借專業的儀器設施及技術可為相關客戶提供輻射防護與監測服務。
PONY譜尼測試集團可進行監測的輻射源包含:移動通信基站、輸變電壓設施、機房內電磁輻射、廣播電視發射系統、交通系統、雷達及導航等無線發射設備等衛生醫藥類輻射防護監測等。監測項目包括:電磁輻射、X射線機房防護、γ輻射劑量率、紫外輻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射頻電場、射頻磁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