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2 來源:互聯網
車內空氣污染問題,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為人類健康十大威脅之一,被美國列入人類健康的五大危害。車內空氣污染通常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新車,由于很多汽車下了生產線就直接進入市場,車內各種配件和材料的有害
自2002年始,車內空氣污染事件見諸于報道。首例為2002年1月,一位程姓消費者從大連購買了一輛新轎車,在開回沈陽的沈大高速公路上發生了車禍,后經調查,“肇事元兇”是新車內高濃度的有害氣體。其原因在于隆冬季節車窗緊閉,長時間吸入有毒氣體,導致了司機身體不適和大腦判斷、控制能力減弱,*終使車偏離方向,致使車毀人傷。
美國把車內與室內污染作為人類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車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
2012年3月1日,中國車內環境標準《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下稱《指南》)正式實施,由環保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稱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指南》對車內空氣中的苯、
該《指南》的出臺,是近年來車內空氣污染糾紛事件頻發推動的,但從實施情況看,作為推薦性指標,其難以對汽車企業形成威懾力,更無法解決長期普遍存在的車內空氣污染問題。作為糾葛了八年才出臺的國內**車內空氣污染評價標準,實施半年以來,奏效甚微。“標準實施以來,并未給企業的質量監控體系帶來很大的變化。”一知名汽車品牌企業的質量控制部門人員說,各汽車廠商在控制新車的車內空氣質量方面依然沿襲抽檢形式,即在一批次的整車中選取幾臺檢測。
根據《指南》的要求,檢測應在全封閉的環境艙中進行,實驗過程要進行22個小時:6個小時的靜置實驗,在車內材料適應艙內恒濕、恒溫的條件下取樣一次;在關閉車門窗16個小時讓車內污染物釋放積聚,達到濃度*高點時再取樣一次。而這種檢測條件和標準,以目前的條件來說,很少有權威檢測機構會去專門購置檢測艙;另一方面,對車主來說萬元左右的檢測費用也是難以承受。因此,一般情況下,對于沒有訴訟要求的車主,我們仍參考2003年頒布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進行檢測,此項檢測一般幾百元即可,而數據也能保證真實準確,利于車主及時了解愛車的車內空氣質量情況并及時采取凈化措施。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GB/T18883-2002
?車內空氣檢測項目: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