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火脆性,是指 淬火鋼回火后出現韌性下降的 現象。淬火鋼在回火時,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硬度降低,韌性升高,但是在許多鋼的回火溫度與 沖擊韌性的關系曲線中出現了兩個低谷,一個在 200~400℃之間,另一個在450~650℃之間。隨回火溫度的升高,沖擊韌性反而下降的現象,回火脆性可分為類回火脆性和第二類回火脆性。 ? ? ??回火脆性,回火脆性可分為類回火脆性和第二類回火脆性。 ? ??類回火脆性又稱不可逆回火脆性,低溫回火脆性,主要發生在回火溫度為 250~400℃時, ?特征: 試驗" alt="鋼回火脆性步冷沖擊試驗" width="184" height="123" /> ? ??1、 有不可逆性。 ? ??2、與回火后的冷卻速度無關; ? ??3、斷口為沿晶脆性斷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種:1)殘余A轉變理論2)碳化物析出理論3)雜質偏聚理論 。其無法消除,不在這個溫度范圍內回火,沒有能夠有效抑制產生這種回火脆性的合金元素 ,但是可以減弱,例如降低鋼中雜質元素的含量;用Al脫氧或加入Nb、V、Ti等合金元素細化A晶粒;加入Mo、W等可以減輕;加入Cr、Si調整溫度范圍(推向高溫);采用等溫淬火代替淬火回火工藝。 ? ? ??第二類回火脆性又稱可逆回火脆性,高溫回火脆性。發生的溫度在 400~650℃, 特征有: ? ??(1)具有可逆性; ? ??(2)與回火后的冷卻速度有關;回火保溫后,緩冷出現,快冷不出現,出現脆化后可重新加熱后快冷消除。 ? ??(3)在脆化區內回火,回火后脆化與冷卻速度無關; ? ??(4)斷口為沿晶脆性斷口。 ? ? ??回火脆性影響第二類回火脆性的因素是:1)化學 成分2)A晶粒大小3)熱處理后的硬度 。而產生的機理 : ? ??(1)出現回火脆性時,Ni、Cr、Sb、Sn、P等都向原A 晶界偏聚,都集中在2~3個原子厚度的晶界上,回火脆性隨雜質元素的增多而增大。 ? ??(2)淬火未回火或回火未經脆化處理的,均未發現合金元素及雜質元素的偏聚現象。 ? ??(3)合金元素Mo能抑制雜質元素向A晶界的偏聚,而且自身也不偏聚。 ? ??防止第二類回火脆性的防止方法有: ? ??(1)提高鋼材的純度; ? ??(2)加入適量的有益的合金元素; ? ??(3)對尺寸小、形狀簡單的零件,采用回火后快冷的方法; ? ??(4)采用亞溫淬火(A1~A3): 細化晶粒,減少偏聚。加熱后為A+F(F為細條狀),雜質會在F中富集,且F溶解雜質元素的能力較大,可抑制雜質元素向A晶界偏聚; ? ??(5)采用高溫形變熱處理,使晶粒超細化,增大晶界面積,降低雜質元素偏聚的濃度。? ? ??我們實驗室專業從事產品檢測、鑒定、測試及認證服務,是目前中國第三方檢測與認證服務的行業領跑者,擁有多種檢測設備,適用于多種產品做拉伸 彎曲 沖擊 硬度 步冷試驗 回火脆性評定 力學非標試驗我們可根據用戶需求,按照標準或行業部門標準,可提供材料在自然環境下的腐蝕失效分析、腐蝕室內外相關性、材料和產品壽命評估、材料和產品環境適應性、材料選材和設計等多方面的科技支撐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