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在6月2日召開了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19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及環境監測。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表示,我國高度重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與污染防控工作。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納入全國環境監測體系,并持續推廣應用相關科研成果,不斷提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能力和水平。
據了解,2020年,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仍是我國中央和地方預算支出的重點。今年投入大氣污染防治資金250億元,與去年所持平。
堅持財政支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表明了中央對環境治理的態度和決心。環境監測工作又是判斷環境質量是否符合相關要求的關鍵手段,通過環境監測,以此來確定環境的未來發展走向,以及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有效管制,進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Q:在此次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近年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污染也受到關注,我們目前對有機污染物監測情況是怎么樣的?如何監測有機污染物?
A:柏仇勇介紹,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簡稱POPs)是指持久存在于環境中,對人類健康及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的有機化學物質。我國現行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的標準主要有四大類(分別為有機氯農藥類、多氯聯苯類、溴代阻燃劑類及二噁英類),共計25項標準,涉及18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柏仇勇表示,我國高度重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與污染防控工作。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對水體和土壤中六六六及滴滴涕開展了監測,并逐步拓展到對環境中多氯聯苯、二噁英、溴代阻燃劑及全氟化合物的監測研究。2010年以后,圍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行了多項專題監測研究,如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POPs區域污染現狀和演變趨勢”、國家環境保護公益行業科研專項“新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管理決策支撐關鍵技術研究”等。2015年,“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區域運移及演變趨勢研究”列入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
生態環境部在2019年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落實《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實施方案》,開展含六六六、滴滴涕等POPs指標的全項目監測工作。
二是參與南*科學考察和北*站基考察,對多介質環境中POPs進行調查評估。
三是結合科研項目,開展典型北方城市大氣及海水中短鏈氯化石蠟含量及介質分配過程研究、海洋沉積物(生物)典型POPs標準參考物研制、亞南*典型環境介質中六溴環十二烷和德克隆的污染水平與分布特征相關研究。
四是結合海水水質、入海河流斷面、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等項目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介質中汞含量監測工作。
柏仇勇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納入全國環境監測體系,并持續推廣應用相關科研成果,不斷提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能力和水平。
譜尼測試集團作為一家業務涵蓋環境監測/檢測一站式服務的大型綜合性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服務類別涉及監測、檢測、評價和認證等方面。多年來針對生態環境領域和生態環境系統存在的突出問題,圍繞水、氣、土壤等環境要素,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環境監測、檢測服務,為打贏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譜尼測試集團可提供環境大氣監測,水質檢測,土壤檢測,建材VOC檢測,輻射防護與監測,建設項目環保驗收監測,職業衛生評價,綠色低碳評價,環境管理認證,產地環境認證,美國CARB認證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