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迎來了三伏中的“末伏”,俗稱“秋老虎”。
今年進入夏季以來,連日來的“高溫+高濕”天氣讓人們深受暑氣之苦。“末伏”的到來意味著炎熱三伏天將要過去,但也提醒人們雖然已到初秋,仍然要避暑熱之氣,仍要藏伏。
對于如今社會的人們,“藏伏”很簡單,室內空調的開放讓我們絲毫感受不到暑氣蒸人、夏日炎炎。然而,對于那些必須要進行高溫作業的人們,高溫職業病防治就變得尤為重要。
高溫作業是指在高氣溫,或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濕(相對濕度≥80%RH)相結合的不良氣象條件下進行的生產勞動。高溫作業時,人體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變,主要表現為: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方面的適應性變化,從而引起不同類型的高溫職業病。
高溫職業病 ? 職業性中暑。指在高溫和熱輻射作用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從而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輕者出現發熱、乏力、頭暈、惡心、血壓下降;重者可有頭痛劇烈、昏厥、昏迷、痙攣,甚至引起死亡。中暑按照發病機制分為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三種類型。
? 職業性皮炎。生產勞動中,由于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化學、物理、生物等職業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體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的疾病,稱之為職業性皮膚病。
? 密閉空間中毒。密閉空間作業主要有三類:煙道鍋爐等密閉設備;地下室、地窖等地下密閉空間;儲藏室、冷庫等地上密閉空間。在炎熱的夏天,一些存在有毒物質的設備故障發生率也比平時大,如果個人不注意防護,很容易發生職業性中毒、缺氧、燃爆等危害。
關于高溫職業病,PONY譜尼測試職業衛生評價與檢測領域的專家提醒相關用人單位和高溫從業者應做好防治保護措施。
用人單位應做到的 由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中指出,用人單位應當落實以下高溫作業勞動保護措施: 1、優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溫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從源頭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溫危害。 2、存在高溫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應當保證其設計符合國家職業衛生相關標準和衛生要求,高溫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3、存在高溫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高溫日常監測,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 4、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對從事接觸高溫危害作業勞動者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將檢查結果存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5、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從事《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GBZ/T 229.3)中第三級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作業。
高溫從業者應注意的 1、及時補充水分。高溫下人體水分揮發較多,應及時補充水分、飲用防暑降溫飲料、進食新鮮水果等。 2、做好防曬工作,備好防暑藥品。按不同作業的需要,佩戴工作帽、防護眼鏡、面罩、手套、鞋蓋、護腿等個人防護用品,并且隨身攜帶防暑藥品等。 3、注意換氣通風。在密閉空間工作時,應根據工作場地情況有針對性地準備檢測和防護器材,對密閉空間進行氧氣、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檢測。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關于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檢測、評價工作應“由依法設立的取得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給予資質認可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
PONY譜尼測試集團是經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審批通過的具有資質認可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可依據相關標準,針對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與評價,為企業改進職業病防護措施提供技術依據;為職業健康檢查提供技術參考意見;為企業防范和降低職業衛生風險,加強和規范職業衛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