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披露,加拿大某品牌的雞肉制品,因受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可能含有腸毒素。隨后,韓國某品牌魚片,也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什么?被該菌污染的食品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國內外對該微生物有何相關的法規標準?食品產業鏈相關企業應如何應對?筆者邀請PONY譜尼測試集團食品檢測領域的相關專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了專項的解讀。
何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其繁殖過程中產生的腸毒素是引發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該菌*適宜生長溫度為37℃,pH為7.4,耐高鹽,可在鹽濃度接近10%的環境中生長。金黃色葡萄球菌常寄生于人和動物的皮膚、鼻腔、咽喉、腸胃、癰、化膿瘡口;空氣、污水等環境中也無處不在。
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因子 PONY譜尼測試食品檢測領域專家稱,金黃色葡萄球菌本身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但其繁殖過程中產生的腸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具有*強的耐熱性,在100℃加熱條件下仍能存活30分鐘不失去其活性,可存在于已經煮熟的食物中,導致食物中毒。食用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主要取決于污染食物中腸毒素的殘留量。腸毒素對人體的中毒劑量存在明顯的人群差異,一般認為是20~25μg。一般情況下,人體攝入帶有達到致病量腸毒素的食物2~6小時后,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瀉、腹痛、絞痛等急性胃腸炎癥狀,無發熱,沒有傳染性,中毒癥狀通常會持續1~2天,輕度患者可以自愈,較嚴重者經治療后可以較快恢復,愈后一般良好。但兒童對腸毒素比成人敏感,發病率高、病情重,需特別關注。
金黃色葡萄球菌國內外標準制定 據譜尼測試食品檢測專家介紹,國內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控制高度重視,并制定了明確的限量標準。目前學術界公認——食品中危害人體健康與安全的因素并非少量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活菌,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
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ICMSF)結合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健康危害程度和相關食品的食用條件,評價食品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中度危害。
2013年,我國制定并頒布了**部通用的食品微生物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對乳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糧食制品、即食豆類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飲料、冷凍飲品、即食調味品以及嬰幼兒配方食品等十幾大類食品分別規定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限量要求。
食品產業鏈企業如何預防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 PONY譜尼測試集團食品安全檢測領域專家建議:食品產業鏈企業可通過嚴格控制過程、執行相關安全標準來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風險,主要措施包括如下: 1. 合理選擇食品原料和配料,改善加工環境的衛生和操作者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食品的污染; 2. 盡可能采取熱處理確保殺滅細菌,熱處理后避免二次污染; 3. 冷卻加工的食品要快速降溫到5℃以下; 4. 對已感染或攜帶某種病原體,并已造成食物污染或可能經食品引起疾病傳播的食品加工人員,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限制其從事食品加工活動。 5. 生產加工乳制品、肉類等高危食品的企業,應認真、嚴格的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相關規定。在加工過程中或在市場流通中發現產品檢驗的某些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應以消費者利益為重,自覺把控出廠產品的質量、主動召回不合格產品,防范引起中毒事件的潛在風險。
對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的中毒食品,或經流行病學調查證實的中毒食品,立即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銷毀。對已售出或在市場流通的中毒食品,要立即召回,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銷毀。 同時,提醒消費者一旦發生疑似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除立即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外,還要立即停止食用并封存可疑食品。
另外,PONY譜尼測試相關專家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我國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安全的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研究工作,同時重視并持續開展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宣傳教育。對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人員及食品消費者,普及預防食源性疾病的衛生學知識。
譜尼測試食品檢測相關專家建議:由于微生物具有種類繁多、分布廣泛、代謝能力強、生長繁殖快、易培養、易變異、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存在于食品加工、餐飲業等各個環節中,微生物指標如不能達到相關標準,則將危害人類健康,微生物檢測已是食品安全檢測中的重要項目之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加強對整個食品鏈條的控制,加強產品檢測,其中原料安全和生產加工步驟是易受污染的關鍵點。養殖業應遵循良好的農業操作規范,保證原料安全;生產經營單位應有效運用危害分析關鍵控制措施,嚴把產品衛生質量關,防止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交叉污染,并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和帶菌檢查,多措并舉有效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污染;餐飲單位應嚴格遵守有關衛生制度,特別要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微生物檢測常用參考標準 GB 4789.40-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阪崎腸桿菌檢驗 GB 4789.13-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產氣莢膜梭菌檢驗 GB 4789.38-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埃希氏菌計數 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 GB 4789.30-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驗 GB 4789.39-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糞大腸菌群計數 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副溶血性弧菌檢驗 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 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 GB 4789.1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霉菌和酵母計數 GB 4789.3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乳酸菌檢驗 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 GB 4789.26-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商業無菌檢驗 GB 4789.5-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 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蠟樣芽胞桿菌檢驗 GB 4789.1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β型溶血性鏈球菌檢驗 GB 4789.4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腸桿菌科檢驗
PONY譜尼測試集團在微生物檢測領域擁有豐富的國際化經驗,旗下微生物實驗室潔凈度可達百級,不僅可以進行非致病菌檢測,還可在擁有二級防護級別的實驗室內進行食源性致病菌檢測。 譜尼測試集團在微生物檢測的專業性得到了國內、國際知名企業的認可。自2008年起,有著嚴格質量要求的肯德基協議委托譜尼測試集團作為長期微生物檢測合作伙伴。 由于在微生物檢測方面的專業性與權威性,PONY譜尼測試集團負責津、冀、蒙等地餐廳制作、銷售的產品定期抽檢工作;譜尼測試集團還可依據國家標準對餐廳所銷售的食品進行微生物項目專項檢測,以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如需了解更多的檢測及咨詢服務,請撥打集團全國服務熱線,或登錄集團網站http://www.szlhsb.com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