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2 來源:互聯網
??? 一般說來,絕大多數油基切削液商品是已經配制好的,買回來就可以使用,直接使用原液,不存在配制問題。只有個別濃縮型切削油在使用前需用基礎油進行稀釋、調配。這時需要考慮的問題主要是基礎油的粘度、閃點和傾點。需要根據濃縮切削油供應商的數據資料進行配制。
1.乳化切削液的配制
??? 乳化切削液是由乳化油用水稀釋而成。乳化油是由基礎油、乳化劑、防銹劑、油性劑、*壓劑、穩定劑、防腐殺菌劑、消泡劑等組成。前三者是主要
1.1 乳化切削液的配制工藝
????乳化切削液的配制就是將乳化油用水稀釋成乳狀液的過程。這是油水界面增加的過程,也是表面能增加的過程。因此,通常需對其做一定的功。攪拌和加熱是常用的做功方法。根據乳化油本身的性狀和
1)常規溶解法:如果乳化油自身的流動性和乳化性能好,只要按一定比例將乳化油加入稀釋水中,充分攪拌后即可達到乳化狀態,得到均勻的乳化液。需要注意的是,配制乳化液時,要將乳化油加入稀釋水中;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將稀釋水加入乳化油中,在某些情況下 (如溫度較低) ,可能生成膠狀物質,很難再溶解開。
2)加熱溶解法: 對于粘度大、 甚至呈膏狀的乳化油,需要將其加熱,或者先使用部分熱水沖調,待其充分乳化后再用冷水稀釋至所需濃度。 因為熱水可以使乳化油的粘度降低,熱水分子有較大的動能,而且熱水的表面張力小,有利于乳化油的均勻分散。
3)相轉變溶解法:如果乳化油自身的乳化性能不夠好,應在乳化的初始階段在不斷攪拌下先向乳化油中緩慢地加入少量稀釋水 (*好是熱水) ,待到乳化油已被充分溶解、 變成均勻的乳狀液后,再沖調大量的稀釋水,并不斷攪拌,直至達到所需配制的濃度。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其先形成 W/ O (油包水) 型乳狀液,在不斷攪拌并繼續加入稀釋水的過程中,使其發生相轉變,由 W/ O型轉變為 O / W (水包油) 型。這樣做雖然費時、 費事,但所得的乳狀液顆粒較均勻、 細致,乳化液的穩定性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乳化油本身乳化性能的欠缺。
1.2 注意事項
(1 ) 稀釋水的水質 需要符合配制切削液的水質要求。
(2 ) 稀釋水的溫度 如果稀釋水的溫度太低,不利于配制乳化切削液。因為冷水易引起乳化劑的凝聚,形成膠狀物質,一旦凝聚成膠狀物后就很難溶解開。
(3 ) 乳化切削液的p H值配制好的乳化切削液的pH值通常取決于乳化油的配方組成。 配制成乳化液后可以根據工件材料做適當調整。比如,加工鋁、鋅合金的乳化液pH值不能過高,一般在 7.5 ~8 .5為宜;加工鋼鐵材料應在8 .5 ~9 .5左右。如果需要提升p H值,常用的方法是加入適量碳酸鈉、 烷基醇胺等類堿性物質。
2.微乳化切削液與合成切削液的配制
??? 微乳化切削液與合成切削液的原液是水溶性的,液態的原液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水;切削粉的水溶性一般也都很好,其稀釋過程較簡單,直接按照稀釋乳化液的步驟①將切削液原液 (或切削粉) 加入稀釋水中,攪拌均勻即可使用。考慮到原液 (或粉) 與水的密度差異,為使其均勻溶解,需要在攪拌下緩慢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