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4月19日開始,我國一大批食品接觸強制性新國標將開始實施,食品接觸新國標體系涵蓋原輔材料、生產管理和產品檢測等各個環節,涵蓋類別多,內容變化大,不僅將對國內生產企業產生深遠影響,相關產品的進口商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食品接觸新國標體系及其挑戰?
?? ? ? ?截止至2016年11月,國家衛計委已發布了包含橡膠奶嘴、搪瓷制品、陶瓷制品、玻璃制品、塑料樹脂、塑料、紙和紙板、金屬材料、涂層、橡膠材料在內的GB 4806系列產品標準,以及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的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和添加劑使用標準GB 9685兩項基礎標準,還通過GB 31603《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對生產環節進行管理,GB 31604系列標準更是為這些管控要求提供了相應的檢測方法。詳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等5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布。?
?? ? ? ?除已經實施的橡膠奶嘴標準外,其他食品接觸材料新國標下的產品標準從2017年4月19日起正式實施。兩項基礎性標準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和GB 968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則》則將于2017年10月19日開始實施。?
?? ? ? ?從衛生要求來看,新國標在原來單一品種產品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了清理整合,按照材質將食品接觸產品分成了奶嘴、搪瓷制品、陶瓷制品、玻璃制品、塑料樹脂、塑料制品、紙、金屬材料、涂料及涂層、橡膠材料等10個類別,分別規定了適用于該材質所有品種的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標、標簽標識,對于不同品種間的差異又個性化地規定了針對性的單體或起始物及添加劑要求。如GB 4806.7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和制品標準取代了針對單一塑料品種的GB 9681-1988聚氯乙烯成型品、GB 9687-1988聚乙烯成型品、GB 9688-1988聚苯乙烯成型品等標準,而規定了針對所有塑料的統一的感官要求、總遷移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Pb計)、脫色試驗等,不同品種的塑料還需符合特定單體或起始物以及添加劑要求。?
?? ? ? ?總體而言,食品接觸新國標的產品范圍進一步擴大,此后,除不銹鋼和鋁制品以外的食品接觸金屬材料、此前一些沒有產品標準的塑料制品和涂層制品等都有規可依。后續,衛計委及相關部門還將制定食品接觸用竹木制品、粘合劑、復合材料、油墨等產品標準,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食品接觸法規體系。近期食品接觸新標準制修訂情況見9項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國家標準進入制修定程序。 ? ? ? ?從檢測指標來看,新標準要求依據實際使用條件來進行測試,并進一步細化了對食品模擬物、遷移測試溫度和時間等的選擇,使測試能科學合理地反應出產品在實際使用情況下的安全性。對企業而言,需要更為注重對供應鏈上下游的信息傳遞,不僅僅對產品原料采購及配方配比進行把控,還要關注產品在供應鏈下游的情況,如適用人群、預期接觸情況等。?
進口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市場監管情況?
?? ? ? ?食品接觸材料因其安全衛生隱患,一直是我國檢驗檢疫部門的監管焦點。2016年我國各口岸檢驗檢疫部門在進口產品檢驗檢疫工作中發現了多批不合格的食品接觸產品,并在國家網站上進行了公示。2016年我國進口不合格食品接觸制品具體通報情況如下:?
1.通報量分析?
?? ? ? ?2016年全年,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983批次進口不合格工業品,其中136批次為食品接觸制品,占比13.84%。這些產品的問題是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都已依法做退貨、銷毀處理。這些不合格批次的產品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2.原產地分析?
?? ? ? ?2016年被通報的不合格進口食品接觸制品原產地涉及15個國家或地區。韓國、日本、斯洛文尼亞、德國是2016年中國進口不合格食品接觸制品的主要原產地,此外還有大批中國出口復進口的食品接觸制品被檢出不合格。?
3.不合格原因分析 ? ? ? ?重金屬溶出超標、蒸發殘渣超標、丙烯腈單體超標、存在破損以及未加貼中文標簽是2016年進口食品接觸制品*主要的5種不合格原因,此外,還有少量食品接觸制品因為脫色試驗為陽性、材質未獲得審批、微生物超標等原因不合格。?
?? ? ? ?新國標體系下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的合規難度進一步加大,??茩z測提醒相關食品接觸制品進口企業,在標準實施之前深入解讀相關標準,明確新國標在產品范圍和技術指標上的異同點,并向國外生產商傳遞新要求,嚴格按照產品材質及實際使用條件進行新國標檢測,確認產品合規,避免因質量問題而被銷毀或退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