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时间:2021-11-23 来源:互联网
阿膠“出東阿,故名阿膠”。作為傳統中成藥,其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傳承,享有“補血圣品”之美譽,一直被國人青睞。但“老古董”在近年來卻遭遇了“新問題”,摻雜使假現象讓這一產業發展蒙上了陰影。
原材料價格暴漲:阿膠摻雜使假現象屢屢爆出
目前,我國市場上每年出現的阿膠產品達5000噸之多。“按照每年能正常出欄120萬頭驢,即使把進口驢皮也算上,年可生產阿膠的產量頂多也就3000來噸。”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就意味著市場上銷售的有四成不是純正的阿膠。
國家畜牧統計年鑒顯示,我國驢存欄量目前僅600萬頭,并以每年約30萬頭的數量持續下降。由于生產阿膠的原材料必須是驢皮,隨著養殖驢的數量日益減少,致使驢皮價格一路暴漲。記者日前在山東東阿國膠堂阿膠藥業有限公司采訪了解到,一張驢皮的價格已達2600—4000元。“隨著阿膠市場需求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驢皮價格還有繼續攀升的勢頭。”該公司總經理董書光說。
受利益的驅使,一些不法商家使用劣質皮料,或是用馬、騾、牛皮等其它動物皮冒充驢皮銷售給企業,有些企業甚至用制造皮鞋的下腳料煉制作為原料制造假冒偽劣阿膠,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為了牟利,竟然有不法商販會把驢的耳朵縫在馬皮上充當驢皮銷售。使用驢皮和不使用驢皮生產出的‘阿膠’成本差異達到10倍以上,這些都考驗著經營者的道德與自律意識。”董書光告訴記者。
現實的尷尬:辨別真偽技術跟不上造假步伐
長期以來,作為中華醫藥瑰寶的阿膠缺乏科學的鑒定方法。
“用看和聞的傳統方法很難區分成品阿膠的真假。原材料驢皮也是如此,如驢騾、馬騾的原料皮,在感官上和驢皮難以區別。即使行家也只能通過觀察整張皮的外觀來鑒別。”山東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測序中心主任步迅說。
步迅告訴記者:“阿膠只能采用驢皮熬制,才有補血滋陰潤燥之功效。其它動物皮當然也能熬膠,但功效各不相同,如用牛皮熬出的膠為黃明膠,其功效不如阿膠,用馬皮熬制的‘阿膠’,其作用恰恰相反,不但不能補血,如孕婦食用,*有可能導致流產。”
在步迅看來,市場導致驢皮作假的原因無外乎三點:**是原料不足;其次是原料鑒定難;再者產品鑒定難,摻假阿膠產品繁多,藥典方法滯后,跟不上造假技術。這給不法商販利用各種手段混淆驢皮留下了空間。
危機意識:阿膠DNA全檢能否成為行業護身符?
山東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測序中心依托DNA測序、動物源性分子鑒定和動物疾病疫病快速檢測等技術,在確保阿膠傳統的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的同時,將分子鑒定技術成功地應用到傳統的阿膠生產工藝中。2015年10月,該中心與東阿國膠堂阿膠藥業聯合在國內建立了**“膠類中藥源性DNA分子鑒定實驗室”和阿膠原料及阿膠產品系列DNA源性鑒定體系,在行業內**實現利用DNA技術全程檢測原料真偽,為阿膠生產從源頭的質量把控到產品的質量鑒定提供了技術支撐。
“通過DNA查詢系統,輸入‘產品批號’,可查詢到成品對應的山東省農科院測序中心‘DNA檢驗報告’,產品是否由純驢皮熬制而成,消費者可一目了然。”步迅介紹說,“此舉也讓阿膠質量監管由過去的企業和政府監管,變革為第三方鑒定,使消費者的相關權益得到更好保障。”
“作為一個從事阿膠行業研究及管理已20多年老阿膠人,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我更加關注行業的現狀及未來。”董書光告訴記者,讓他*為憂慮的是,消費者已經對阿膠品類產生*大的信任危機,阿膠行業如何避免出現三鹿奶粉那樣的滅頂之災?行業內必須把解決阿膠真假問題作為當務之急。
董書光說:“在目前原料摻假手段多樣,傳統的鑒別方法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下,企業必須在鑒別技術上和生產環節控制上進行創新,這是高品質阿膠生產和阿膠企業經營的必由之路。”
“阿膠信任危機**是真假的危機,而DNA全檢為科學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保障。”董書光認為,在阿膠行業使用DNA全檢技術并大膽推向社會,這本身就是一種產品質量的革命性創新。“該技術等于在藥典標準之外增加了保障及識別阿膠純真的方法,不僅為阿膠企業筑起了‘防火墻’,也為消費者吃上放心的高品質阿膠提供了‘顯微鏡’。”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①本网注名来源于“互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个月内与本网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则视为默认百检网有权进行转载。
②本网注名来源于“百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百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转载本网作品,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检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③本网所载作品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百检立场,用户需作出独立判断,如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