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山東省質監局實施標準化戰略,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提升企業積*性和主動性上來,實現從以政府培育品牌為主向以企業爭創品牌為主轉變,推動企業從標準的執行者向標準的制定者轉變。用標準鞏固產業發展、提升品牌優勢,大力支持企業將自主技術轉化為標準,涌現出一批產業規則的“制定者”,標準化對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山東省有100余種工業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規模總量、經濟效益均居全國第二位。在山東省質監局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山東企業開始重視品牌和標準化工作,通過將專利和自主技術轉化為標準,成為產業規則的“制定者”,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成為行業的“領頭羊”。近年來,海爾集團就通過積*推動科技創新與標準同步發展,用標準詮釋和滿足用戶需求,目前已承擔家電產業4個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從成績單上看,海爾確實是有底氣的。海爾提出的90項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被采納36項;主導和參與制定了385項國家、行業標準。其中,海爾的防電墻國際標準,是中國**個自主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家電IEC國際標準提案。承擔IEC/SC59A(洗碗機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也是中國**承擔國際標準技術委員會的家電企業。
而九陽公司主導制定的豆漿機國際標準,則打破了歐美市場的技術壁壘。從2008年開始真正參與行業內的標準制定工作,到陸續參加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的制修訂,九陽逐步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將創新技術和專利轉化為生產力,九陽的標準化發展之路也經歷了四部曲。”九陽副總裁韓潤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加強標準化工作,九陽為山東省企業主導制定國際行業規則開創了先河,市場份額每年增加2000萬美元,直接經濟效益達2億元人民幣,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沿著技術創新和標準化之路,其豆漿機、料理機和榨汁機產品不僅占領了國內市場的*大份額,而且遠銷到了日本、美國、新加坡、印尼、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創新是標準水平和品牌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山東省質監局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品牌強省戰略、標準化戰略相結合,配套建立了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引導企業加快科技研發成果向產品、標準和品牌轉化,通過掌握市場規則的“制定權”,搶占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在山東省章丘市埠村街道,山東昊月由一個瀕臨倒閉的民營“村企”成長為行業標桿。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鄉土小廠,通過制定標準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打破了國際公司的市場壟斷。
對于山東昊月樹脂有限公司創始人楊志亮來說,48秒,是1克高分子吸收5毫升模擬血液的時間,是高吸收性樹脂材料性能*新的國際標準。高吸收性樹脂材料是制造衛生巾和紙尿褲的重要原料,而山東昊月是這項國際標準的制定者。“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國家標準是≤200秒,國內較好的企業產品吸收速度在60~100秒之間,其性能不穩定;曾占市場份額80%的日本住友公司對標準液的吸收速度更是超過了400秒。”楊志亮告訴中國質量報記者,通過產學研的有機結合,經過數千次實驗后,山東昊月終于研制出了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對人體尿液和血液具有超強、快速吸收能力的產品,經過多次博弈,打破了行業內傳統產品僅以吸水作為測試標準的跨國公司的壟斷,成功主持制定了GB/T22875-2008《衛生巾高吸收性樹脂》和GB/T22905-2008《紙尿褲高吸收性樹脂》兩項國家標準。兩項國家標準的實施提高了該企業產品在國內衛生用品行業中的競爭力,同時也使得高吸收性樹脂市場的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從根本上阻斷了外國企業對中國SAP市場技術和價格的壟斷行為。
產業標桿的不斷涌現,有著講不完的“標準”故事。加速國際化的“山東標準”,正不斷為行業“領跑者”們增創對外競爭新優勢。截至目前,該省共主導和參與制定ISO和IEC國際標準64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9935項(居全國第3位);承擔國際和***標準化技術組織51個;建設國家和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644個,標準化也不斷從生產領域向貿易、服務領域延伸,從經濟層面向社會治理、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政府管理層面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