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我國食品行業取得了較大進步,但地溝油、蘇丹紅鴨蛋、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制約該行業健康發展。食品安全直接影響人們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做好食品檢驗工作,意義重大。鑒于此,下面將探究食品檢驗檢測中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提出解決對策,以期為一線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食品檢驗檢測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食品檢測方法不完善
從整體上來說,我國食品檢測水平較低,各項檢測方法不完善、不合理,嚴重制約了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例如,快速篩選技術不成熟,殘留檢測方法較少,超痕量分析技術空白等。
2、缺乏檢測監督力度
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負責流通領域與保健食品領域,相關監督部門由質監、藥監、衛生等多個部門組成,但各部門均有自己的法規政策,易導致職責不清、法規重疊、不易協調等問題。在具體檢驗工作中,監測重復、管理分散、執法分散等問題頻發,食品檢測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力度,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在實際的檢測工作中,檢測對象主要是資質深或正規注冊的企業,而忽略了小作坊、小企業的監管,使檢測結果偏于樂觀。
3、缺乏完善的市場準入機制
我國食品檢測結構缺乏完善的市場準入機制,長此以往,易形成行業壁壘。我國相關部門規定,應先確認食品檢測結構資質性質后方可獲得資質認證,這一規定嚴重阻礙了社會中介機構進入該行業的難度。
食品檢驗檢測完善措施
1、優化食品檢測方法
目前國內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過于傳統、滯后,為確保過關食品達到安全標準,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檢測設備和檢測技術。在引進國外技術、設備的同時,必須明確這不是長久之計,要想真正優化、改革我國食品檢測方法,應組建自己的科研團隊,致力于研究先進食品檢測方法,不斷提高食品檢測水平。此外,還要注意病毒和污染方面的探究,力求開發出能夠檢測食品添加劑用量、農藥污染程度、各種有害有機物和化學藥品乃至人獸共患病毒的技術。再次,深入研究先進的檢測標準、方法和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科學的安全限量標準。
2、優化市場準入機制
要促進食品檢測體系全面發展,必須致力于建立健全食品檢測機制、優化食品檢測配置。各地方食品安檢部門,應建立起具有競爭性的、公平公正的食品檢測市場,降低民間中介資本進入食品檢測市場的門檻,鼓勵、幫助民間中介食品檢測機構加入食品檢測市場。民間中介食品檢測機構的加入不僅可促進食品檢測行業的發展,還可為食品企業提供檢測技術支持。相關政府部門也應建立食品質量檢測結果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平臺,各檢測部門可瀏覽食品檢測信息,有效避免食品重復檢測現象的發生,提高檢測效率。
3、統一規劃食品安全檢驗機構,加強食品檢驗監管力度
食品檢驗主要包括對營養成分、有害物質、感官、添加劑等的檢測,在具體檢測過程中會涉及多個方面和多個部門,只有統一規劃各個檢驗機構,才能從整體上協調部門工作,促進食品安檢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加大食品檢驗監管力度,加強對食品安全機構的統一規劃。各食品安全檢測機構不能只局限于個別地區、部門,必須連接起來,構建起一條完整的食品檢驗戰線,相互組建成食品檢測網絡。從多層次、多方面進行食品檢測工作,共享檢測結果、檢測信息。各地方政府需利用多種辦法,對檢測機構進行嚴格監督。還要鼓勵檢測部門實行自檢制度,成立自檢部門或委托第三方監督部門,加強對自身的檢查監督。另外,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預警監測力度。充分利用多方面檢測數據,每季度、每年對統計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并出具書面分析報告,客觀反映目前食品安全基本情況和變化發展趨勢,對各種影響食品安全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公開食品檢測信息,提高食品安全檢查透明度,為政府決策提供可靠數據支持,同時引導大眾合理、科學消費。
4、提髙檢測人員素質
人在企業中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優秀人才,在企業中占據核心地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充足的技術型人才資源,就代表擁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鑒于此,必須全面提升食品安檢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提高檢測人員的素質,包括提高檢測人員的知識掌握程度、技術水平、檢測能力、工作責任心和道德品質等。保證食品檢測人員能夠正確選用檢測儀器、合理選擇檢測試劑、熟練掌握操作步驟,并能對檢測實驗結果做出準確分析和判斷。此外,也要加強食品檢測人員的法律意識,倡導學習有關食品質量安全的法律法規,進一步確保質量檢測人員對檢測結果的判斷符合檢測標準。同時,加強食品安全檢測部門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強網絡建設力度,積*完善食品質量檢查相關體系,積*引進專業人才,打造綜合素質高、檢驗技術過硬的優質團隊,全面提升工作人員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