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2015年上海近770家檢測機構貢獻了164.2億元的檢驗檢測服務營業收入,較2014年增長15.2%,整個“十二五”期間,該產業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4%。可謂是近幾年上海檢驗檢測行業發展迅速。但是,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許可評審冗長而繁瑣。
如何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許可評審模式上大膽改革,讓許可審核環節快起來?
上海質監部門經過梳理發現,這與一些行政部門現場評審內容重疊有很大關系。以原先企業向安監部門申請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許可為例,**要通過質監部門的檢驗檢測機構計量認證。這兩個環節中,安監部門和質監部門都會分別組建專家組,對企業進行現場評審。
經過比對,質監部門有關人士發現,這兩次評審的考核內容,有多達71項是相同的。比如“管理體系”這項,專家組在計量認證考核時,已經花費大量時間審核了企業的質量手冊、相關程序文件、合格供方評定等內容,如果在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許可審核時再來一遍,就重復了。
對于行政審批部門而言,現場評審是一項權力,取消一些事項,就是失去一些權力。梳理出來與其他部門重疊的現場評審事項很容易,然而要取消這些“重疊”,卻并不容易。“我們要多從行政相對人角度考慮,加強部門間的合作,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上海市質監局局長黃小路表示,不能讓檢驗檢測產業在行政審批門外減速。
經過協調,創新的聯合現場評審制度應運而生,“原先從受理到通過計量認證,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再通過衛計委的公共場所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審核,又需要一個月左右。9月7日,嘗到提速這只“螃蟹”的淼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慨道:“太快了!足足提前了一個月。”
目前,上海已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變更上開始試點,一般5到10個工作日,符合條件的機構就能完成相關資質的變更,全程材料都可以在線提交,需要到現場的,只有確認材料和拿證兩個環節。
此外,國家在檢驗檢測領域的審批事項共有47項,其中涉及省一級發證、以計量認證為前置的有13項,涉及質監、衛計、建委、農業、安監、司法、公安、水利、交通等9個部門,都將逐步納入聯合現場評審范圍。待改革經驗成熟后,聯合現場評審還將被列入《上海市檢驗檢測條例(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