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8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新華社以《先進標準**,消費品質量提升有了重要抓手》為題進行了報道。其他媒體也紛紛關注這一事件。眾所周知,消費品質量事關產業安全,事關民生福祉,直接關涉著經濟安全、中國形象。目前,“質量**”“以質取勝”理念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但很多人卻不了解抓好質量需從標準抓起。
與此同時,“開學了,你給孩子買的包書膜有毒嗎?”“憤怒老爸,因為女兒的書皮有毒,他辭去了總經理”在微信朋友圈瘋轉。以前,我們用舊掛歷、牛皮紙手工包書皮。如今,孩子們為了美觀,家長們貪圖方便,導致薄膜書皮暢銷。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質監局采用玩具標準,對30批次書皮的樣本進行了檢測,有25批次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項目不符合要求。需要注意的是,這次抽查采用的是玩具標準,因為相關文具標準還沒有制定。
標準是質量的基礎、基準,質量是執行標準的結果。標準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產品通向市場的通行證,也是維護貿易秩序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力武器。“得標準者得天下”“標準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利器”。抓質量提升必須從抓標準入手。
目前,我國標準和質量工作卓有成效,但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還有差距,而且缺乏國際話語權,影響了相關產品出口。據統計,在3萬余項現行國際標準中,由中國主導制定的僅占0.5%,新興產業中的技術規則制定權幾乎全部由西方國家掌控。質量、標準、品牌等關鍵要素及其規則權,是新“質量時代”國家間競爭的基石,我們如何依托“中國制造2025”占領標準制高點,實現中國經濟“彎道超車”和“變道超車”?
靠提高標準提升質量。加快實施國內外標準接軌工程,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如建立“一庫一區”,即國內外標準比對的數據資源庫和重點領域消費品的標準化示范區。應“比一比”,即建立消費品標準比對與報告制度。要“走出去”,即加快中國標準的國際化進程。需“請進來”,即加快轉化重要的國際標準。
目前,中國已連續三年保持貨物貿易**大國地位。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質量是和平占領市的武器,我們應該牽住質量提升的牛鼻子:用先進標準**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