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紡織品常常是造成火災的*初著火物,因而,建立、健全紡織品阻燃性能測試標準體系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國紡織品阻燃性能測試方法較多,目前常用的測試方法有:氧指數法、垂直燃燒法、水平燃燒法、45°燃燒法、片劑燃燒法、香煙法等。
*限氧數指數法
GB/T 5454—1997《紡織品燃燒性能試驗氧指數法》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紡織品。氧指數(LOI)是指材料點燃后,在氧-氮大氣里維持燃燒所需要的*低的含氧量體積百分數。一般來說,具有阻燃性能的織物,其LOI值應等于或大于28%。
按照標準規定,準備試樣(經向、緯向各15塊,每塊大小為150mm×38mm),按GB 6529的調濕要求,根據試樣的厚薄程度,調濕8h~24h,調濕后的樣品放入密封容器內待測。試驗時,將試樣夾于試樣夾上垂直放入燃燒筒內,在向上流動的氮氧氣流中,點燃試樣上端,觀察其燃燒特性,并于規定的*限值比較其燃燒時間或損毀長度。
垂直燃燒法
測試標準有:GB/T 5455—1997《紡織品燃燒性能試驗垂直法》、ASTM D 6413-2011《織物阻燃性能的標準試驗方法(垂直法)》,采用此方法的國外技術法規有16 CFR part 1615/1616(0-6X/7-14X)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聯邦法案《兒童睡衣易燃性標準》、加拿大實施的SOR/2011-15《兒童睡衣法規》等。幾個標準的測試原理和適用范圍見表1。
水平法
FZ/T 01028—1993《紡織織物燃燒性能測定水平法》原理為: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對水平方向的紡織試樣(經向、緯向各5塊,大小為350mm×100mm)點火15s,測定火焰在試樣上的蔓延距離和蔓延此距離所用的時間,以火焰蔓延速率來表示。若試樣寬度<60mm,則長度350mm、若寬度為60mm~100mm,則長度至少160mm。此方法適用于各類紡織品。
45°燃燒法
GB/T 14644—1993《紡織織物燃燒性能45°方向燃燒速率測定》測試原理為:在規定的條件下,將試樣斜放呈45°角斜放,對試樣點火1s,將試樣有焰向上燃燒到一定距離,記錄所需的時間,評定該紡織品燃燒的劇烈程度。對于平面織物,取10塊大小為150mm×50mm的樣測試;對于起絨織物,同樣大小取樣20塊進行測試。對于表面起絨的織物,底布的點燃或熔融現象,作為評定該織物燃燒劇烈程度的附加指標,且需加以注明。該標準規定了服裝用紡織品易燃性的測定方法及評定服裝用紡織品易燃性的三種等級(見表2),適用于測量易燃紡織品穿著時一旦點燃后燃燒的劇烈程度和速度。
采用45°法的常用標準主要有:FZ/T 81001—2007《睡衣套》(4.13.11、附錄D)、16 CFR part 1610《服用紡織品易燃性標準》、加拿大衛生部制定的SOR/2011-22《紡織品易燃性法規》和ASTM D 1230《服用紡織品燃燒試驗方法》。
噴燃器燃燒試驗法
*常見的采用噴燃器燃燒試驗方法的國外標準是16 CFR part 1633《床墊易燃性標準》,該標準適用于床墊、床架。方法為整個床墊(床架)進行測試,受測樣在30min的測試時間內,其峰值熱釋放值必須≤200kW;并且,在測試前10min內,其熱釋放總量必須≤15MJ。試樣至少3個,若有一個樣品未能滿足上述兩項要求,則判定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