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浙江檢驗檢疫局圍繞質量強國戰略和供給側改革,繼續完善監管方式,優化大通關環境,特別是立足于“放、管、服”相結合,切實為企業減輕負擔,助外貿企業輕裝上陣。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進出口總值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7%。據不完全統計,1月至7月,浙江局為企業減免各類收費超1億元。
創新:“信用證”制度一鍵加速
7月19日,浙江金華檢驗檢疫局舉行“信用簽證”集體簽約儀式,與24家獲得“信用簽證”資格的企業簽訂行政合同。至此,浙江檢驗檢疫系統已有11個分支局推出“信用簽證”模式。
隨著我國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加快實施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優惠原產地證書在助企業享受關稅減免,促進產品出口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信用簽證”是浙江局對原產地簽證管理模式進行的大膽突破和創新。以有效的風險管理和信用管理為依托,挑選簽證量較大、信譽良好、管理制度完善、申領人員穩定的誠信守法企業,打破產地證傳統申辦模式,將證書申請由先打印再簽字蓋章,轉變為先將空白產地證簽字蓋章后批量交由企業保管,企業打印相關內容后即可直接使用。這是在原產地簽證領域,對誠信守法企業推出的**別的便利服務。
目前,在嚴格的準入機制和監管模式下,獲得資質的企業數量還不多,但已先行“試水”的企業表示:信用簽證模式帶來了更多紅利,將把“信用簽證”資質作為一項**別的榮譽倍加珍惜,謹慎使用。
在溫州,年出口兩千萬雙鞋產品的金帝集團有限公司,是**試點信用簽證的企業之一。試行一年多來,已申辦5668份原產地證書。“現在平均每份證書可以節約人工及交通成本約16元,加上速率的提高,不僅可以盡早享受關稅減免,在加快結匯方面也獲益了36多萬元。”企業負責人說。
融合:“長三角”通關一體化作用凸顯
2015年4月,質檢總局印發《長江經濟帶檢驗檢疫一體化建設方案》。一年多來,長三角檢驗檢疫部門在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以區域一體化檢驗檢疫通關模式為目標,重新構建和優化區域內工作流程,實現相關業務通報、通檢、通放。
位于湖州的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經營沙發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市場。該公司從2012年開始實施“浙甬直通放行”,2015年4月開始實施“浙滬直通放行”。據企業單證部主管賁曉梅介紹,以前出口產品要到上海、寧波申報換發通關單,如今依托直通放行便利措施,免去了換單環節,憑電子檢驗檢疫通關單就能直接放行。今年,該公司已出口3731批,以每單平均節省100元中介代理費、加快貨物通關時間5小時測算,“浙滬出口直放”可為其節約通關費用約37萬元,提速1.8萬小時。
今年1月至7月,浙江局共實現直屬局內部“三通”2.33萬批、貨值9.94億美元。其中,進口2327批,出口20936批。實現浙滬出口直放13.05萬批,直放率80.9%;浙甬實現出口直放10.78萬批,直放率84.3%。今年前7個月,進口直通共1.31萬批、貨值15.39億美元。截至7月,按每批為企業節約4小時,成本100元測算,浙江局累計為企業節省通關成本2747萬元,節約通關時間110萬小時。
深化:檢驗監管一體化惠企更廣
今年以來,隨著寧波-舟山港整合步伐不斷加速,兩地檢驗檢疫部門積*出臺措施,在直通放行的基礎上,深化港口檢驗監管一體化工作。6月24日,浙江局和寧波檢驗檢疫局印發《寧波舟山港口岸檢驗檢疫監管一體化工作方案》,推進雙方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7月1日,一批莫桑比克凍玫瑰蝦經寧波轉關進入舟山金塘港。經舟山檢驗檢疫局查驗合格后放行。這是寧波-舟山港一體化以來,首批經寧波轉關到舟山結關的進口水產品。以往,舟山企業進口的凍水產品原料在寧波入境的,只能在寧波結關,取得的入境檢驗檢疫證明只能在寧波領取。不過從7月1日起,舟山有57家企業獲得了進口直通資格,可直接在舟山局辦理檢驗檢疫手續,在舟山通關放行,免去企業來往寧波辦理手續的時間和交通費用。
不僅是舟山,就連遠在浙西山區衢州的企業也嘗到了檢驗監管一體化的甜頭。6月28日,浙江通天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巴西進口的41噸藍濕牛皮,由寧波港區入境。企業通過“進口直通”模式在浙江衢州檢驗檢疫局報檢,貨物信息通過全國檢驗檢疫一體化信息系統傳遞給口岸檢驗檢機構,寧波局實施快速放行,貨物被順利運到衢州工廠。“以往貨物從寧波口岸入境,需分別向寧波局和衢州局申報,不僅耗時耗力還增加了成本。”報檢員小黃說,“現在口岸放行*多半天,每批貨物平均可縮短物流時間2天以上,能節省500多元成本。”
未來,浙甬兩局將在權責一致原則下,加強溝通協調,依托信息化手段,推進實現“同港同政策、兩檢如一檢”,力爭2016年底前實施浙甬進口直通企業總數超過1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