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近日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國家科技創新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戰略任務和改革舉措。
《規劃》強調,要圍繞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增添發展新動能、拓展發展新空間、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的核心**作用。
《規劃》中關于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未來都有哪些發展利好吧!
第九章 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基地
五、提升科研條件保障能力
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支撐重大科技突破為目標,加強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實驗動物、科研試劑、創新方法等保障研究開發的科研條件建設,夯實科技創新的物質和條件基礎,提升科研條件保障能力。強化重大科研儀器設備、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研制與開發,推動科學儀器設備工程化和產業化技術研究;強化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研究,支持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技術研發,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加強實驗動物品種培育、模型創制及相關設備的研發,全面推進實驗動物標準化和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加強國產科研用試劑研發、應用與示范,研發一批填補國際空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科研用試劑,不斷滿足我國科學技術研究和高端檢測領域的需求;開展科技文獻信息數字化保存、信息挖掘、語義揭示、知識計算等方面關鍵共性技術研發。
專欄25 科研條件保障
1.科學儀器設備。以關鍵核心技術和部件自主研發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和專業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工程化和產業化,研制一批核心關鍵部件,顯著降低核心關鍵部件對外依存度,明顯提高高端通用科學儀器的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大幅提升我國科學儀器行業核心競爭力。
2.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研發具有國際水平的計量、標準、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技術,提升我國國際互認計量測量能力,參與和主導研制國際標準,突破一批檢驗檢測檢疫認證新技術,實現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并跑,個別領域達到領跑。
3.實驗動物。開展實驗動物新資源和新品種培育,加快人源化和復雜疾病動物模型創制與應用,新增一批新品種、新品系,資源總量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開展動物實驗新技術和新設備開發,加強實驗動物標準化體系建設,為人類健康和公共安全提供有效技術保障。
4.科研試劑。重點圍繞人口健康、資源環境以及公共安全領域需求,加強高端檢測試劑、高純試劑、高附加值專有試劑研發,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試劑;開展科研用試劑共性測試技術研究,加強技術標準建設,完善質量體系,提升科研用試劑保障能力。
第十五章 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業發展水平
一、提升全鏈條科技服務能力
圍繞創新鏈完善服務鏈,大力發展專業科技服務和綜合科技服務。重點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業態,基本形成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充分運用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依托各類科技創新載體,整合科技服務資源,推動技術集成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積*培育科技服務新業態。優化科技服務業區域和行業布局,促進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優勢互補和信息共享,提升面向創新主體的協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科技服務的標準體系,促進科技服務業規范化發展。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主體,培育一批擁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務機構和龍頭企業,形成一批科技服務產業集群。采取多種方式對符合條件的科技服務企業予以支持,以政府購買服務、后補助等方式支持公共科技服務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采用創業券、創新券等方式引導科技服務機構為創新創業企業和團隊提供高質量服務。
第十九章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
二、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對全國創投市場培育和發展的**作用,引導各類社會資本為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制定和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標準。落實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和環境建設,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和改造升級。支持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培育一批掌握行業“專精特新”技術的“隱形**”。推動形成一批專業領域技術創新服務平臺,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技術轉移、大型共用軟件、知識產權、人才培訓等服務。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立有效運行的良好機制,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的不同環節、不同階段提供集成化、市場化、專業化、網絡化支撐服務。
第二十一章 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
五、大力推動地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健全省、市、縣三級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網絡,強化科技管理部門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職能。以創新資源集聚、工作基礎好的省區市為主導,依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創新型城市等,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經驗與模式。支持地方建設通用性或行業性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搭建科技成果中試與產業化載體,開展研發設計、中試熟化、檢驗檢測、知識產權、投融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