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7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共有72人次發言。7月2日,張德江委員長主持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聯組會議,結合審議該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共有8人次發言詢問,汪洋副總理參加專題詢問。現根據會議發言和詢問情況,將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列席人員的主要意見整理如下。
出席人員普遍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把檢查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作為貫徹落實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作為今年監督工作的重點內容和執法檢查的開篇之作,張德江委員長親自擔任執法檢查組組長,親自向常委會會議報告執法檢查情況,并主持常委會聯組會議開展專題詢問。大家高度評價執法檢查組的工作和執法檢查報告,普遍認為這次執法檢查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工作扎實、成效明顯,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全面,分析問題深入透徹,提出建議切實可行,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和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希望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認真研究處理、切實改進工作。大家指出,食品安全關系到產業安全、經濟安全,甚至涉及社會安全、政治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關注,下*大氣力抓好。大家強調,食品安全法實施取得明顯成效,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中向好,但要清醒認識到,食品安全工作仍然有不少薄弱環節和風險點,保障食品安全任重道遠。各地方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用*嚴謹的標準、*嚴格的監管、*嚴厲的處罰、*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審議中,大家還提出了一些具體意見和建議。
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應加快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厘清監管職責,整合監管力量,強化部門協作,不斷提高監管效能。有些出席人員認為,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經歷了多輪改革,部門管理架構調整比較頻繁,一些地方至今仍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架構模式。建議進一步抓好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頂層設計,自上而下推動和規范食品安全監管架構的設置。進一步理順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總負責和食藥監部門實行垂直管理之間的關系,理順食藥監、農業、質監等部門之間的職責,加強司法機關和執法機關間的協作,共同保障好食品安全。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有些實行“三合一”等整合機構設置模式的地方,食藥監工作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加強。建議進一步改革完善整合成立的市場監管機構,在機構名稱上應體現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職責,在人員構成上應明確食藥監人員占有一定比例,并對上級食藥監機構與下級負有相關職責的市場監管機構之間的權責關系做出規范。有的出席人員提出,目前對各級食藥監部門的職責劃分不夠細致,上下職能一般粗,基層部門很難把規定的監管職責落實到位。建議研究并進一步明確從國家到縣各級食藥監部門的職責。
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應認真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抓好基礎性工作,加強對食品源頭、特殊食品、重點場所的監督,嚴肅查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有的出席人員提出,有些地方食品監管工作習慣搞過年過節突擊檢查和對食品安全問題的事后追查,日常監管做得不夠。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都應強化責任意識,建議加大監管力度,強化監管手段,在日常監管上多下功夫。有些出席人員提出,食品安全監管應突出重點,加強兒童食品、學校食堂和校園周邊、農村地區及城鄉結合部等方面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視農村宴慶等人群聚餐的食品安全問題。有的出席人員提出,近些年社會上對“地溝油”問題十分關注,建議加快推動對廢棄食用油進行統一收購、處理,嚴禁流入食品生產銷售領域,重點加強對餅干、月餅、熏臘制品生產等食用油消耗量較大行業的監管。有些出席人員提出,一些地方反映食品安全法對輕微的、非故意的違法行為規定的處罰過嚴、不便執行,應認識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法律權威性的保障,執行法律不能打折扣,對違法行為必須依法查處。
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應提高食品檢驗能力,整合檢驗資源,規范檢驗活動,公正、客觀開展檢驗,增強檢驗的時效性、準確性。有些出席人員認為,各地方食品檢驗技術力量分散、食品檢驗檢測能力不均衡,建議統籌食藥監、農業、疾控、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檢驗檢測機構的工作任務和檢驗重點,推進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加快市、縣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健全完善市縣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有些出席人員建議,應積*開展第三方檢驗,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相關實驗室承擔食品檢驗工作,對政府相關部門整合后富余的檢驗檢測資源,可以組建面向政府和社會提供服務的第三方檢驗機構。
有些出席人員提出,食品安全標準是食品生產經營的指南和食品安全監管的依據,應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有的出席人員認為,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有待完善,農藥獸藥殘留、食品生產經營規范和檢驗方法等方面國家標準還缺乏系統性,沒有全覆蓋,地方對其負責制定地方食品安全標準的范圍和界限不好把握。建議深入整合規范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增加負面標準,明確各種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和限量,出臺地方食品安全標準目錄。有的出席人員提出,食品安全法關于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在網站公布食品安全標準的規定沒有落實到位,應督促各省級衛計委在其網站上公布制定和備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供公眾免費查閱、下載。
部分出席人員提出,食品安全應關口前移,從源頭抓起,嚴格控制農藥、獸藥、飼料、化肥等農業投入品使用,強化科技對保障安全的支撐作用,切實做好食用農產品的源頭防控。有的出席人員提出,食用農產品殘留的農藥、獸藥對人體健康影響嚴重,建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問題,持續深入開展農藥獸藥殘留等專項整治,加大對違法生產、銷售、使用劇毒農藥行為的懲治力度,深入普及農藥獸藥安全使用知識。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應加快淘汰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加快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應用,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積*研發和推廣使用有益于保障食品安全的替代品、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治技術等。有的出席人員提出,農村環境污染局面令人擔憂,土壤、水體污染突出,給食用農產品安全帶來巨大風險。建議加強農村生活環境和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工作,加強農村垃圾處理和土壤重金屬污染、水污染的治理,推進大棚塑料薄膜回收利用。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應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的作用,促進農業生產標準化,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
有些出席人員提出,各地方應堅持因地制宜,結合本地產業實際和監管重點,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管隊伍和監管能力建設,提高執法規范化水平。有的出席人員提出,有些食品的生產、銷售技術性很強,不具備專業知識的監管人員很難發現問題。建議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根據食品安全監管需要,適當為基層配置針對專門領域、具備相應執法能力的監管人員。有的出席人員提出,執法檢查中發現一些基層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存在設備重復配置、利用率低的問題。加大執法能力建設投入的同時應講求效益,注重資源共享。有的出席人員建議,應積*利用互聯網等平臺,加強對基層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培訓,宣傳普及基層食品安全工作的創新和成效,提高基層監管人員專業素養和執法水平。
有些出席人員提出,食品生產經營者應認真落實保障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履行法定義務,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有些出席人員認為,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認真落實原料控制、進貨查驗、成品檢驗、銷售記錄等法定義務,嚴格執行場所、流程、設備管理和消毒、個人衛生等規定,明確和規范食品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的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注重培養企業員工的道德理念、誠信意識、敬業精神。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應嚴格食品標識管理,不僅要標明營養成分、保鮮保質時限等,還應注明添加劑使用量、反式脂肪酸含量、農藥獸藥殘留量、原料產地等。
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應依法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加強食品行業自我約束,發揮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作用,推動全社會依法參與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應高度重視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對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盡快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安全信用檔案制度和違法失信黑名單制度,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講道德守法律。有的出席人員提出,應積*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服務食品安全工作,通過大數據監測食品生產、經營、銷售及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等信息,建立面向公眾的食品安全舉報網站,讓消費者更好地參與對食品安全的監督。
有些出席人員認為,應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法,著力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有的出席人員提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應牽頭有關部門,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有的出席人員提出,我國食品營養失衡現象突出,群眾長期食用高鹽、高油、高熱能食品,導致慢性病高發、青少年兒童肥胖人口劇增等問題。應在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的同時積*宣傳健康飲食的觀念和知識,引導群眾樹立健康飲食習慣。有些出席人員認為,近年來我國食用農產品、食品的抽檢合格率不斷提高,也有不少優質農產品和食品出口國外。應加強對我國食品安全工作進展的宣傳報道,客觀反映食品安全穩中向好的形勢,增強人民群眾對我國食品安全的信心。
有些出席人員認為,應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相關法制建設,強化食品安全工作法制保障。有些出席人員提出,食用農產品是食品的源頭,200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已有十年,有些規定已經不適應當前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同食品安全法也不夠銜接,建議有關方面盡早啟動修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加快法律草案起草工作。有的出席人員提出,國務院應修改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對食品安全法的規定作出進一步細化,對網絡食品銷售監管等新情況加以規范。有些出席人員提出,各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應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加快出臺各地食品生產加工作坊、食品攤販具體管理辦法。
在聯組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就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重點措施、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健全食品安全標準、加快淘汰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深化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詢問。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農業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等部門的8位負責同志也到會應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