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前言】2015年上海CBME中國孕嬰童展會之際,有機奶粉關注創建并發布了《首份中國有機嬰幼兒奶粉市場分析報告》。經過一年的積累,有機奶粉關注已經發布了多篇行業文章并得到不少行業人士的關注和認可,成為目前有機奶粉行業**一個行業公共信息平臺。
2015年報告發布時,國內市場共有約28個有機奶粉,而截止到2016年7月,國內市場共有大大小小約33個有機奶粉,相比2015年增加5個。這33個有機奶粉來自9個國家的14個工廠,其中27個來自進口,6個產自國內。
而本次2016上海CBME孕嬰童展也將會有至少22個有機奶粉品牌參展,同時也將有2個有機奶粉新品發布。
【特別說明】
1. 本報告所指的有機奶粉不包括以下三類“有機奶粉”:
(1)宣稱奶源有機、配料有機或者部分有機,但是沒有通過國家正規有機證書的。
(2)進口有機奶粉只包括通過國內正規貿易公司進口的,不包括海淘、代購或直郵的品牌。
(3)雖然之前有售,但是目前基本已無銷售,也無消息更新的以及雖然已經宣布上市,但目前并無實質進展的。
2. 一方面,鑒于有機奶粉關注作者小文刀個人能力所限;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關于有機奶粉的資料非常少;因此,本報告中的觀點及數據僅代表個人觀點,如統計缺失、數據錯誤或其他不同觀點的,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3. 本報告與2015版報告中有*少數數據差異主要是由于個別有機奶粉品牌幾乎已經退市等原因。
1.有機食品及有機奶粉的概念
根據我國有機食品國家標準規定,有機食品是指在其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等,嚴格按照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加工而成的食品。
因此,有機奶粉即是嚴格按照國家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標準生產加工而成的奶粉,其牧場(牧草、空氣、水源等)、奶牛、生產加工、認證及監管等都滿足有機農業生產體系。
2.有機農業發展歷史
有機農業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發展至今已近百年。從有機農業起源到現在,一共經歷了3個歷史階段。
有機1.0時代:有機1.0時代是由我們的許多先驅者開創的,這些先驅者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發現了當時世界農業在發展方向上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發生根本變化的必要性。
有機2.0時代:有機2.0時代始于1970年代,在此期間,有機先驅者們的著作和他們所創建的農業體系逐步發展成為標準并*終成為法規體系。上世紀80年代,在歐洲和美國**制定了有機法規,真正從法律層面確定了有機食品。到2015年,已經有遍布非洲、美洲、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82個國家先后制定了有機法規。
有機3.0時代:2015年,國際***的權威有機農業研究機構IFOAM提出有機3.0時代。有機3.0時代是引導有機事業從小眾向主流發展的階段,是將有機體系定位為應對我們的地球和物種所面臨的眾多重大挑戰的解決方案之一,是有機界制定新的共同愿景以及積*參與解決全球重大問題的時代。
而我國有機食品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起步相對較晚,2003年,認監委開始進行有機產品認證相關工作,2004年我國首次制定了《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并與2014年重新制定了新的《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
3.我國有機奶粉發展歷史
雖然世界有機農業發展已經有近100年的歷史,但是我國有機產品認證僅僅12年的時間,而對于我國有機奶粉發展的歷史來說更是只有僅僅10年的時間。
我國有機奶粉發展的10年可以分為4各階段。
3.1 萌芽階段:2005年-2008年
這一階段國內奶粉市場還主要是以國產奶粉為主,進口奶粉需求并不強烈,而對于有機食品概念本身還處于萌芽階段,且價格更高,資質更難的有機奶粉來說幾乎沒有市場。當然,此階段已有敏銳的先驅者發現了市場機會,開始考察引進有機奶粉,并且個別有機奶粉已經進入國內市場,例如貝拉米。因此,這一階段可以稱為我國有機奶粉的萌芽階段。
3.2 興起階段:2009年-2010年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消費者對奶粉安全性的需求非常高,進口奶粉受到熱捧。而有了吃螃蟹的人對有機奶粉的前期宣傳,在奶粉行業內有機食品、有機奶粉等概念慢慢普及開來,而且有機奶粉宣導的更安全、更天然、更純凈、更清淡等賣點也得到一部分高端消費群體的認可。2009年開始,國內市場已經陸續出現一些有機奶粉品牌,如特福芬、澳優有機能力多等,因此2009年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有機奶粉元年。
3.3 爆發階段:2011年-2014年
這一階段是有機奶粉大量出現的時期,主要呈現兩個特點:
一方面,大量有機奶粉品牌出現,且主要呈現四個特點:進口有機奶粉為主;品牌運營商此前大多并非奶粉行業人士;這些品牌基本都只有有機奶粉一個奶粉品類(沒有非有機奶粉);包裝多為有機環保紙盒。僅這一階段就有近20個有機奶粉品牌出現,占目前有機奶粉品牌總數的60%。原產地進口的如:泓樂、吉特士、愛荷美、祿美多、多比、圣元有機優博、貝因美有機愛+、寶貝與我等,還有國產的如愛尼可、匯滋力、歐能多等。
另一方面,在獲得有機認證的正規有機奶粉大量出現的同時,還有很多沒有獲得相關認證,打擦邊球的品牌,宣稱“部分有機”、“有機奶源”、“有機配料”等。例如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雅培菁智有機事件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3.4 發展階段:2015年-至今
這一階段是有機奶粉逐步整頓的階段,也開始有少數有機奶粉品牌逐漸淘汰,該階段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2014年4月,新的《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正式生效,辦法規定:“未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不得在產品、產品*小銷售包裝及其標簽上標注含有‘有機’、‘ORGANIC’等字樣且可能誤導公眾認為該產品為有機產品的文字表述和圖案。”同時相關部門進行了一系列教育和檢查,有機奶粉擦邊球現象相對減少。
其次,此前已經上市銷售的有機奶粉,由于受到行業整體影響,公司自身品牌運作,上游供應鏈管理,貨源等多方便因素,銷售情況并不理想,也出現少數品牌退市,重組等現象。
*后,新的有機奶粉品牌陸續增加。與2014年之前不同,從2014年新出現的有機奶粉品牌大多是此前從事奶粉行業,并取得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后,在現有市場壓力及未來趨勢等因素下進行的產品品類擴充,如圣元有機優博、貝因美有機愛+、蒙牛瑞哺恩、Arla寶貝與我、賓博有機奶粉,也有預計新上市的紅星歐貝星、海普諾凱悠藍,此外,如達能、合生元等也在積*布局有機食品市場。
每年上市的有機奶粉品牌數量
4.有機奶粉品牌現狀
根據有機奶粉關注統計,除前文中特別說明未作統計的3類“有機奶粉”以外,目前國內市場上在售的有機奶粉品牌大大小小約有33個,與2015年的28相比增加了5個。
4.1 有機奶粉原產地及生產工廠
按照33個有機奶粉的實際原產地統計,目前這些有機奶粉主要來自奧地利、中國、法國、美國、丹麥、荷蘭、瑞士、德國、澳大利亞等9個國家。其中有27個來自進口,占82%,其中僅奧地利一國就有12個品牌。
33個有機奶粉共來自這9個國家的14個工廠,如:奧地利Agrana,Gittis,德國Topfer,法國Nutribio,ISIGNY-SAINT,丹麥Arla Foods,瑞士Hochdorf,美國PBM,中國黑龍江北安宜品努卡等等,這些工廠大多數生產1到3個有機奶粉品牌,而也有如奧地利Gittis工廠、法國Nutribio及中國黑龍江北安宜品努卡等工廠生產4個及以上的有機奶粉品牌。
4.2 有機奶粉的包裝、規格及價格
通過2016年對有機奶粉的包裝、規格及價格的統計分析,發現這33個有機奶粉在包裝、規格和價格方面與2015年之前有明顯變化。主要體現在鐵罐裝包裝增多,800g規格奶粉增多,由此價格也相應增加。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從2014年以來,新進入的有機奶粉品牌大多是現有成熟品牌的品系擴充,而這些品牌此前更多的是鐵罐裝以及800g、900g的規格;另外,雖然有機奶粉建議采用健康環保的紙質材料,也對市場進行了長時間的教育,但是還是有很多消費者出于紙質包裝不方便存儲、使用,甚至認為紙質包裝更低檔次等原因不愿意選擇紙質包裝的奶粉,更愿意選擇鐵罐包裝的奶粉。
而從定價來看,目前有機奶粉的定價一般在0.5元/克左右,而普通奶粉的定價多在0.2元-0.4元/克。另外,從進口有機奶粉來看,600g盒裝有機奶粉定價主要在298-338之間;900g罐裝有機奶粉定價主要在438-468之間;而幾款國產有機奶粉基本上都是鐵罐裝800g,定價主要在368,相比進口有機奶粉來說價格略低。
5.有機食品及有機奶粉市場現狀
5.1 世界及我國有機食品市場現狀
根據全球*大的有機農業組織IFOAM(國際有機農業聯盟)及另一權威有機農業研究機構FiBL聯合發布的《2016全球有機農業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有機食品市場銷售總額為626億歐元,相比2013年的550億歐元增長了14%。
其中,美國271億歐元,占比43%,是全球**大有機食品市場;丹麥為79億歐元,占比13%,據全球第二;法國48億歐元,占比8%,據全球第三。
2014年,我國有機食品銷售總額為37億歐元,占比6%,據全球第四;同時,相比2013年的24.3億歐元,增長約15%。
而從人均年有機食品消費來看,瑞士*高為221歐元,而我國僅為2.7歐元。因此,無論從有機食品市場增長率及目前有機食品人均消費水平來說,我國有機食品市場都還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5.2 世界及我國有機乳制品市場現狀
從有機嬰幼兒食品或有機乳制品來看,根據IFOAM發布的2016年《歐洲有機食品市場報告》來看,過去幾年,歐盟有機牛奶產量一直在增加,從2006年到2014年已經增長近1倍左右。到2014年,歐盟有機牛奶產量已經超過380萬噸,占歐盟總牛奶產量的2.6%。
一些歐盟國家有機牛奶產量及有機乳制品占該國牛奶產量及乳制品產量比例較大。如奧地利的有機牛奶占本國所有牛奶的15.7%,而瑞士則為18.9%,且瑞士有機乳制品已達本國全部乳制品的11%。而在澳大利亞,有機乳制品已經達到所有有機食品銷售額的22.3%。在德國,有機嬰幼兒食品更是占到所有嬰幼兒食品的40%。
5.3 我國有機奶粉市場現狀
而就我國的有機乳制品及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來說,由于所占比例還較小,因此缺乏相對權威的統計數據,難以給出精確的數據。但是就有機奶粉關注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我國有機奶粉銷售額保守估計在30億以上。
從銷售量和銷售額來看,特福芬、泓樂、貝拉米、雅培菁智及能力多等品牌銷量相對較高。
從銷售渠道來看,目前有機奶粉的銷售渠道主要是線下實體門店,只有貝拉米在線上通過海外代購等方式銷量較高,此外特福芬、泓樂等海外代購也相對較多。
從購買區域來看,廣東、江蘇、浙江無疑是有機奶粉購買較多的省,而如山東、安徽、四川、重慶、上海、北京等地也是有機奶粉的購買大省。
6.影響目前我國有機奶粉市場發展的因素
雖然目前我國有機食品及有機奶粉市場還相對較小,但是由于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不斷提高,以及對于環保健康觀念的加強,未來我國有機奶粉市場還會進一步增長,這或許也是越來越多的成熟奶粉品牌加入到有機奶粉隊伍中的原因(不僅僅是迫于普通奶粉競爭壓力及擴充品系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奶粉行業整頓越來越嚴格,普通消費者對于一些新興概念也越來越理性(或者說是主觀的不愿信任)等原因,再加之有機奶粉供應鏈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目前我國有機奶粉行業發展還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1)有機食品、有機奶粉等概念興起較晚,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
關于什么是有機,什么是有機食品,什么是有機奶粉等概念起步較晚,還有很多消費者包括終端從業人員并不了解或者不愿相信有機奶粉,對有機奶粉還有很多誤解。因此,還需要更多的組織和機構宣導有機概念,同時也不能將有機的概念僅僅停留在有機食品,而要升華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2)國內品牌商操作方面
目前,尤其是2014年之前進入市場的大多數有機奶粉品牌運營商都并非奶粉行業專業人士,且規模都相對較小,無論是資金,團隊,渠道,經驗等各方面都存在不足,不少國內有機奶粉品牌商還是以一種貿易心態操作市場,能掙一塊是一塊。
(3)有機奶粉品牌及配方層面
一方面,從品牌知名度上來說,目前國內大多數有機奶粉品牌知名度都相對較弱。
另一方面,雖然與國內普遍要求自有奶源及自建工廠不同,國外更強調專業化分工,奶源供應商、生產工廠及品牌運營商(營銷)等按照各自擅長的專業進行分工協作,因此品牌地與原產地并不一定在同一個國家,“工廠自有品牌”這一要求也不如國內重要。但是,從國內市場的認可度以及國家的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引導,如一個工廠不能超過3個配方等因素來說,在未來一段時間,現有部分有機奶粉品牌還會進一步整合。
(4)有機奶粉供應鏈方面
令眾多經銷商、門店及消費者頭疼的就是有機奶粉的斷貨問題。由于有機奶粉生產要求、國內品牌商操作能力、政策及市場的多變性等多方面原因,導致有機奶粉常常出現斷貨,而目前幾乎所有有機奶粉,尤其是進口有機奶粉無一幸免。這也是導致眾多經銷商、門店猶豫接有機奶粉品牌的重要因素。
(5)有機奶粉本身的性價比
有機奶粉區別于非有機奶粉,強調的是更健康,更安全等,但是,一方面健康、安全是非可量化因素,難以給消費者直觀的認識,另一方面當部分有機奶粉也出現質量問題,如今年特福芬和泓樂的暫停門事件,這種給消費者及行業人士的反差反而加大。
另外,由于有機奶粉的生產及檢驗等成本以及資源相對稀缺等原因,導致有機奶粉價格相對更高。在難以直觀感受到有機奶粉優勢的情況下,就使得有機奶粉性價比更低,用消費者的話說就是“吃不吃有機奶粉都一樣”,“吃了有機奶粉不也是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