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互聯網帶給食品監管新挑戰,也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帶來‘大數據’支持、風險交流及時等新契機。”6月15日下午,在首屆中國互聯網+食品安全高峰論壇暨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上,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孫咸澤表示,網絡食品監督管理制度正在進一步修訂中,預計近期將出臺。國家食藥監總局下一步將明確并細化網絡食品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義務,加強網售食品安全的抽驗和細節的公開,充分維護食品安全和消費者的權益。
此次論壇是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分論壇活動之一,受國務院食安辦、國家食藥監總局指導,由新京報社主辦。
網絡食品第三方平臺義務將細化
當天,來自國內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者、政策制定者、行政法研究者、電子商務專家、食品電商平臺代表、媒體代表等共聚論壇,探討各方在“互聯網+食品”大趨勢下的職責與權利,這也是對本屆宣傳周主題“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詮釋。
在致辭中,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孫咸澤表示,總局把“四個*嚴”作為行動指南對網售食品監管進行探索、創新,從2015年起,著手起草擬定網絡食品監督管理制度,正在進一步修訂中,預計近期將會出臺??偩謱⒓毣W絡食品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監管,加強網售食品安全狀況抽驗和信息公開,充分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我們歡迎更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運用自己數據集合的優勢和傳播媒介的特征,積*參與到食品安全風險的預警、交流以及食品安全科普的工作之中,倡導食品安全共治監督和共治的社會氛圍。”
媒體關注食品安全助力監管提升
“媒體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報道和追問,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管和信息公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新京報社社長戴自更在論壇上介紹,新京報一直將“食品安全”列入重點關注的報道題材,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在國家、地方食品監管部門的支持下做了一些探索。2015年以來,新京報每年配合推出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特刊,深度展現食品安全熱點,權威解析食品安全監管新政和創新舉措,利用新圖紙、公開課等形式傳播食品安全形勢,取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新京報希望與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攜手,聯合互聯網+平臺,充分發揮新京報的內容策劃生產能力,用更通俗易懂、更符合時代特色的表達形式,讓公眾在**時間了解權威、科學、理性的食品安全信息。
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鄭俊芳表示,食品安全需要監管部門、食品企業和電商平臺一起攜手,才能系統解決。對于平臺龐大數量的商品和成交量,更需發揮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電商平臺特有的聚合性能成為食品安全科普的新陣地。目前阿里巴巴已與國家食藥監總局建立食品安全科學傳播機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食品安全科普信息今后會在手機淘寶APP的淘寶頭條專欄位置展示。
論壇還開設了兩場圓桌討論,政府、企業、專家、媒體代表就“如何對網售食品去偽存真,剔除安全風險”和“互聯網餐飲平臺如何打造透明安全的飲食消費”兩個議題進行探討。
主題發言精彩呈現
在論壇“互聯網+食品的安全監管鏈條如何打造”的主題演講環節,新京報社社長戴自更、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二司副司長崔恩學、國家食藥監總局法制司司長徐景和、國家食藥監總局宣傳司司長顏江瑛、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鄭俊芳依次發言,共議互聯網+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監管如何升級。
互聯網助力食品安全監管
新京報社社長戴自更
互聯網比過去以往各個時代都有更方便、更便捷、選擇更豐富的食品安全消費平臺,但客觀上也造成了食品安全的風險,由于其隱蔽性,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我們能善于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利用食品電商平臺數以億計的大數據,在食品流通反饋的數量變化趨勢中分析追蹤到食品安全風險的精確位點,從而助力食品安全的有效監管。
政府查風險,企業保安全
國家食藥監總局法制司司長徐景和
網絡食品交易、網絡食品安全監管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產物。網絡食品安全交易主體責任是比較復雜的問題,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責任,似乎是沒有爭議的,第三方平臺應當承擔什么責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政府和企業在食品安全中*終的目的是維護安全,但可能在路徑上是不同的,殊途可以同歸,企業的主體責任是保安全,政府的監管責任應該是查風險。
對網絡食品應“分層式”管控
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鄭俊芳
阿里巴巴早在2011年就已成立專門團隊管控食品安全,不僅在入駐環節嚴核商家經營資質,也在商品流通環節嚴核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等資質要素。不過現實情況下也存在管理挑戰,目前管理過于“一刀切”,簡單分為“合格”與“不合格”。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曾對抽檢出現問題的食品做專項數據分析,發現超過90%的“不合格食品”都存在源頭問題,即食品的原材料、添加劑或制造工藝不符合規定,然而電商平臺難以介入到生產企業的生產鏈。因此食品安全管理及信息公開應該分層分級,監管的重點和重心更多放在安全隱患大的食品上,對安全隱患較小的食品品質問題,食品感官瑕疵,更多交給市場機制來管理。這樣的區分有益于科學管理,也能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有更加科學、理性的認識。
阿里正在多層面探索食品安全體系的搭建,有望在原產地追溯、保鮮包裝、檢驗檢疫、物流速度和支付便利等方面和監管機構、生態圈合作伙伴、食品企業合作,通過大數據應用,建立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電商食品管控辦法。
多方參與、共治,才是正途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二司副司長崔恩學
互聯網食品經營的監管,政府監管是后盾,企業的主體責任的落實是前提。因此,互聯網平臺的源頭控制作用發揮好了,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相互配合,走相互合作之路,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會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個基礎上,結合經營者的自律,社會公眾的投訴舉報、媒體的監督以及科學知識的普及,多方參與,走共治之路,可能是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較好方案。
信息發布要讓百姓愿意聽
國家食藥監總局宣傳司司長顏江瑛
信息發布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溫度。信息發布的目的是讓別人看懂、聽懂、理解,怎么樣讓行政的發布變成讓老百姓愿意聽才是關鍵。信息發布的平臺,網站是主陣地,兩微一端應該成為每一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信息發布的標配,必須要有。中國食品藥品監管的客戶端不僅是信息發布平臺,檢測信息、抽檢信息、召回信息,包括企業注冊申請的進度,在手機客戶端都能解決。
焦點1
嘉賓主持:
●洪濤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食品安全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
參與嘉賓:
●唐云華 北京市食藥監局副局長
●崔恩學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二司副司長
●趙磊 天貓食品快消總經理
網絡食品監管須實現信息互通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網購人數達到4.13億,網購額近4萬億。平均不到4人中,就有1人有網購經歷。在昨天的圓桌討論環節,監管人士、電商平臺代表圍繞“網購、海淘不可阻擋,如何對網售食品去偽存真,剔除安全風險”主題進行探討。
北京市食藥監局副局長唐云華特別提到在對北京市場的監管中,**出臺全國**部對網絡食品的監管辦法,建立消費投訴維權制、自查自檢制、進貨查驗等一系列監管制度。但網絡食品安全是一個新型課題,存在技術難點和執法難點,應利用網絡特點去管網絡。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二司副司長崔恩學表示,對網絡食品應加強合作,懲戒聯動,信息互通,走共治之路。
天貓食品快消總經理趙磊則介紹,作為互聯網第三方平臺,他們結合互聯網特點預防、監管平臺上的食品安全,希望在大數據信息上深入與食藥監部門建立合作。
洪濤:消費者購買網絡食品目前面臨的主要安全風險有哪些?
唐云華:主要的風險大概有四個方面,**是信息失真的風險。一些網上的食品沒有QS標識,沒有廠名和廠址。其次,存在著一定的質量安全風險,通過一定的抽檢發現,的確存在著大大小小的風險。第三,存在一定倉儲和物流風險,網購食品過程中,是否滿足一定的溫度、濕度、儲存等要求,有可能帶來食品的二次污染。第四是目前還存在著一定的維權風險。
崔恩學:網售食品存在著名不副實的風險,另外網售食品一些質量標準中的指標,可能達不到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存在食品安全的新隱患。
趙磊:我們跟線下有很大的不同,包裝的工藝對配送的環節有一定的要求。也有食品企業,沿用線下的生產方式、營銷方式、包裝方式、倉儲方式、配送方式在銷售產品。有些商品因為配送環節出現問題。
洪濤:作為第三方平臺,有哪些保障食品安全的舉措?
趙磊:我們的食品安全團隊已經細化到了各個不同的相關類目,正在聯動行業**建立食品安全行業標準。此外,平臺治理部通過“神秘抽檢”、開店規則細化落實等手段,也在不斷加強對食品行業賣家的監管。
洪濤:作為互聯網第三方平臺,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如何結合互聯網特點?
趙磊:我們不光是監管,其實還有預防,因為阿里巴巴不光是一個零售的平臺,還是一家數據公司和互聯網公司,我們希望與食藥監總局,包括跟地方的監管單位,在整個大數據的應用上,幫助大家預防和預判、預知方面有更多的深入的合作,而不是等到整個事情發生了以后再去處理。
洪濤:大數據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和預防?
趙磊:大數據風險控制應用在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個例子是,一旦大數據監測到某地農產品的物流變緩跡象,預測可能產生相應的商品質量風險,我們會降低該地區的流量調配,并給出風險提示。運用大數據分析可全角度、全時空、全網地了解和還原人與生活。在大數據指導下,天貓可以對食品生鮮行業進行全鏈路預測,并與食品生鮮原產地國家的貨源地和行業協會進行合作。另外,天貓對于季節性的商品采用C2B預售模式,可以讓供應鏈變得更短,這是全鏈路預測的優勢體現之一。
未來,天貓希望在原產地追溯、保鮮包裝、檢驗檢疫、物流速度和支付便利等方面,和監管機構、生態圈合作伙伴共同努力,通過大數據應用,鎖定全球美味,滿足消費者需求。大數據還能了解消費趨勢,幫助食品商家降低成本,保障消費者權益。
洪濤:網絡監管多部門共治是怎樣的,如何實現追溯?
崔恩學:在懲戒聯動方面,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前段時間有金融管理部門發現食品和藥品企業在金融領域涉嫌不誠信,希望食藥監部門加強對線上線下銷售相關食品藥品的監管。另外,我們與工信部門和公安部門有聯動機制,已達成配合默契。
唐云華:新《食品安全法》對網絡實名和主體資質審查做出了要求。平臺要保存備份包括主體、交易記錄和支付等的相關數據。
洪濤:如何以網管網,加強監管?
崔恩學:互聯網技術要用互聯網來應對,監管措施落不了地,這是科學性的問題。我認為如果再補充完善可能會更好,線上食品的安全實際上是線下食品安全的折射,以網管網*終還是要落實到實體店上。
唐云華:以網管網不是以網絡技術管網絡,而是利用網絡的特點去管網絡,大的平臺和網店實現自律,監管部門加強監管。
焦點2
嘉賓主持
●胡穎廉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參與嘉賓
●李濤 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副社長
●張磊 上海市食藥監局食品餐飲監管處副處長
●莊雁斌 百度外賣公共事務副總裁
網絡食品監管須實現信息合作互通
訂餐平臺應運用大數據把控品質
互聯網餐飲平臺帶給消費者便捷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食品安全監管的短板,如何打造透明安全的飲食消費?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副社長李濤從媒體人和消費者的角度,希望對食品安全“共鳴”、“共知”。
上海市食藥監局食品餐飲監管處副處長張磊特別提到“網絡訂餐平臺需要對入網餐館進行資質審查”,希望平臺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手段來發現違法線索。而百度外賣公共事務副總裁莊雁斌在對外介紹平臺所做的諸多努力的同時,也表達了希望得到外界的指導、幫助和包容。
胡穎廉:如何改善網絡訂餐環境?
李濤:網絡食品安全應對供餐、送餐單位和互聯網技術平臺進行監管。抓好互聯網餐飲要從監管入手,特別是針對小作坊。
另外,送餐人員都是分散的、移動的,存在很大的風險。因此,網絡訂餐平臺應該把風險作為**位考慮,不能只是一個技術服務平臺或是第三方平臺,因為你恰恰是食品安全的**責任人。
胡穎廉:上海的網絡餐飲監管有什么好的經驗和做法?
張磊:網絡訂餐平臺需要對入網餐館進行資質審查,并檢查其是否有違法行為。為幫助平臺進行資質審查,上海去年出臺了入網餐飲企業的許可資質指南,對全市5家網絡訂餐平臺上的1.7萬多戶餐館進行了許可數據的對接。
此外還存在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有些平臺的營運部門同時還做資質審查,既要有業績又要保證合法,這很難。
線上的問題是線下問題的折射,線下餐館管好了。我們建議平臺既要建立制度,又要有技術支撐,用第三方的力量彌補不足。
同時,鼓勵平臺進行內部信用管理,通過運用食品安全監管信息,把不好的商戶排名靠后,甚至下線。希望平臺能夠用大數據分析的手段,發現食品安全違法線索,使政府的監管更有針對性。
胡穎廉:作為平臺如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打造安全的餐飲環境?
莊雁斌:百度外賣全流程地對食品安全進行把控,從前期的商家資質審查到菜品的質量、服務水平、*后一公里的配送等。針對線上的商戶有五大招數,包括對線下商戶進行實地拜訪初審、以平臺管理者和消費者身份明察暗訪和網上巡查、拓展品牌連鎖商戶、通過口碑和評價排名、進行餐飲服務許可證等信息公示。
我們還依托百度云技術,對部分商戶進行后廚直播,希望揭開互聯網餐飲的神秘面紗。
在送餐方面,百度外賣對送餐員,我們的管理也非常嚴格,必須是專職人員,統一裝備,持健康證上崗。同時與公安部門配合,對個人違法記錄進行篩查,確?;究煽俊λ筒拖洌覀円竺咳找磺鍧崳恐芤幌荆吭麓笄逑?,整個餐箱使用一年后淘汰。
胡穎廉:作為企業,您希望監管者在監管政策的調整中做到哪一點?
莊雁斌:整個行業雖然已經度過了野蠻生長階段,但整個業態還很年輕,懇請監管部門和媒體在監督監管、幫扶引導行業規范發展的同時,也能給予一些包容和成長的空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