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目前,中國的發展不單單側重于物質的量,物質的品質在這過程中顯得更為重要。物質的品質的提升往往離不開檢測手段,以下從國企改革、市場化運營以及大型平臺建設多方面角度來分析第三方檢測行業的市場潛力。
公共服務平臺已逐漸完善
在國家層面,近年來,國家鼓勵環保行業、高端制造行業及其他對外出口行業發展迅速,高質量的產品和高品質的服務與先進的檢測手段是分不開的。
且對于高端設備制造和其他對外出口行業,由于國外相關的環保認證比較嚴格,若是國內的檢測手段跟不上國外的發展,我們產品在外國的競爭力就會下降好多。并且檢測手段的不斷提高,也是提高質量的重要保證。
國家認監委將建立完善的中國檢驗檢測資源共享平臺,重點在高耗能產業、高對外依存度產業開展節能環保產品認證、低碳產品認證、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對于相關行業的發展很有必要。
目前,國內已經建立幾個大型分析測試服務平臺。例如,北京地區集中了材料檢測眾多***和市級檢測機構,通過“北京材料分析測試服務聯盟”形成涉及材料檢測眾多領域的服務集群,可提供檢測、認證、咨詢、研發等全鏈條服務,已成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重要組成部分。上海由數家權威檢測單位共同成立了“上海質譜技術專業服務中心”,為各領域的研發提供質譜檢測分析。由西安市科技局和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共建的西安科技大市場,為產學研結合、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務集成化、科技交易市場化、科技資源商品化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搭建了服務創新平臺。
這些大型分析測試服務平臺依托強勢科研機構建立的公共測試平臺的功能比以往傳統的檢測機構強大,不僅提供檢測服務,還可提供共享實驗室的代理運作和培訓,并具有一定的孵化功能。
民營檢測機構迎來發展契機
2014年2月16日,全國質量監督檢驗工作會議正式召開,會議內容包括國有質檢機構職能轉變、質檢系統簡政放權、實現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等。這次國有檢測機構的改革,將會使得其參與到與民營機構、外資機構的市場競爭中來,其原有的近600億的檢測市場將會對外釋放,在這個過渡期間,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將受益匪淺。
民營檢測機構的經營更具靈活性、高效性,在全國營銷網絡擴張更為快捷,并能為客戶提供本地化服務。這一優勢對區域市場的中小型企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滲透力。
民營第三方檢測市場潛力
中國制造業體量巨大,有可能支持龐大檢測市場,但目前中國并非制造強國,中國制造2025提出十六字方針包括“創新驅動、質量為先”,隨著對質量重視程度提高與研發驅動,檢測市場有望保持增長。
我國對基礎消費品實施強制檢測認證制度,具強制檢測認證資格的市場參與者主要者為各級質監系統以及其它行政部門下屬機構,近年來我國逐步放開強制檢測資質,政府鼓勵檢測檢驗機構市場化運營。未來強制檢測市場有望進一步放開,包括已獲資質實驗室制定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充,占比超過500的強檢市場放開,將為民企提供廣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