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隨著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國在紡織品服裝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FZ/T 73026—2014《針織裙、裙套》新標準代替了FZ/T 73026—2006《針織裙套》(以下簡稱舊標準),并于2015年4月1日正式實施。以下通過新舊標準的對比,看一下兩者到底有什么區別?
主要修訂內容
范圍
(1)將舊標準的名稱“針織裙套”改為“針織裙、裙套”。修改后,使新標準名稱更加規范準確。
(2)將舊標準“規定了針織裙套產品的號型、要求、試驗方法、判定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改為“規定了針織裙、裙套的產品號型、要求、試驗、判定規則、產品使用說明、包裝、運輸、貯存”。其中有兩點不同,一是“試驗方法”改為“試驗”;一是“標志”改為“產品使用說明”。以上修改,使新標準對適用范圍表述得更加準確,也更加完整。
(3)增加了“不適用于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服飾”的規定。新增該項內容是為了與嬰幼兒服飾產品區分,由于GB 18401—2010對嬰幼兒紡織產品有專門的規定和要求,新標準與嬰幼兒服飾標準區分后,使服裝標準分類更加規范,相關檢測機構和生產企業應注意這一變化,以免執行不當。
從以上三項修改可以看出,相對于舊標準,新標準適用范圍概念更加清晰和完整,定義更加準確,增強了可操作性,生產企業在選擇標準時更加容易,便于檢測機構在檢驗時能正確選擇和執行。
要求
新舊標準對產品的要求都是分為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其中內在質量增加了“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拼接互染程度,洗后外觀質量、接縫性能”等4項指標,刪除了“接縫強力”;外觀質量將舊標準中的“本身尺寸差異”改為了“對稱部位尺寸差異”。
1.分等規定
新標準仍沿用舊標準執行的“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3個等級和“內在質量按批評等,外觀質量按件評等,兩者結合以*低等級定等”的原則,將舊標準中內在質量的“各項指標,以試驗結果*低一項為該批產品的評等依據”和外觀質量中“在同一件產品上發現屬于不同品等的外觀質量問題時,按*低等疵點評定。在同一件產品上只允許有兩個同等級的*限表面疵點存在,超過者應降低一個等級”兩條要求改在分等規定中。改后的該項更加明確,便于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掌握。
2.內在質量要求
(1)水洗尺寸變化率
對于水洗尺寸變化率,新標準考核指標與舊標準相同,但新標準增加了“褶皺產品不考核褶皺方向的水洗尺寸變化率”和彈力織物是指“含有彈性纖維的織物或羅紋織物”的解釋;增加了“水洗尺寸變化率只考核使用說明中標準可水洗產品”。這樣改后,更明確了標準執行的范圍。
(2)水洗尺寸扭曲率
對于水洗尺寸扭曲率,新標準考核指標與舊標準相同,但新標準增加了“非直擺上衣和臀圍小于下擺圍的裙類產品不考核水洗尺寸扭曲率”;增加了“水洗后扭曲率只考核使用說明中標準可水洗產品”。這樣改后,更明確了標準執行的范圍。
(3)起球
新標準將舊標準中等級保留一位小數改成保留整數,將一等品中的“≥3.5級”改為“≥3~4級”,將舊標準中“磨毛、起絨類產品不考核起球”改為“起球只考核正面,正面磨毛、起絨、植絨的產品、蕾絲類產品不考核起球”這樣改后更科學、更細化,也更符合實際操作。
(4)頂破強力
新標準中頂破強力由舊標準中“≥150N”改為“≥250N”,相比舊標準提高了100N;將舊標準中“鏤空、爛花等結構的產品及含氨綸的產品不考核彈子頂破強力”改為“抽條、鏤空、爛花、蕾絲結構的產品和彈力織物不考核頂破強力”,更明確限定了考核的范圍。
(5)面料色牢度
新標準中面料耐皂洗色牢度沾色一等品考核指標比舊標準提高了半級,深色產品耐濕摩擦色牢度優等品考核指標比舊標準提高了半級,深色產品耐光色牢度優等品考核指標比舊標準提高了半級;合并了印花部位和非印花部位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指標;增加了“耐皂洗色牢度只考核使用說明中標準可水洗產品”;刪除了“耐汗漬色牢度考核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和“采用針織牛仔布的產品色牢度按GB 18401的規定執行”。
(6)纖維含量
新標準中執行的GB/T 29862是舊標準中FZ/T 01053由行業標準到國家標準的升級,刪除舊標準中“當織物中一種纖維的標注含量在10%及以下時,其實際含量不得少于其本身標注含量值的70%”,刪除的這條要求在GB/T29862有更詳細、更規范的要求。
(7)增減質量項目
新標準新增加的內在質量要求指標還有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拼接互染程度、洗滌后外觀質量、接縫性能;刪除了接縫強力。
3.外觀質量要求
(1)表面疵點評等規定
新標準刪除了主料之間、主輔料之間色差,優等品和一等品由舊標準的“相同面料上下裝之間3~4級”改為“相同面料之間4級”,合格品增加了“相同面料之間3~4級”;縫紉油污線由舊標準中“淺淡”改為“輕微”、“深”改為“明顯”,并增加了輕微和明顯的文字解釋;將舊標準中“熨燙變黃、變色、水漬、*光”改為“燙黃、銹斑、水漬亮光”;增加了止口反吐和縫紉不平服,并增加了顯著的文字解釋。
(2)規格尺寸偏差
新標準將舊標準中“直向”改為“長度方向”、“橫向(胸寬、腰寬、臀寬)”改為“寬度方向(1/2胸圍、1/2腰圍、1/2臀圍)”;將“臀寬只考核筒裙類產品”“1/2臀圍不考核臀圍小于下擺圍的裙類產品”。
(3)對稱部位尺寸差異
新標準將舊標準中“本身尺寸差異”改為“對稱部位尺寸差異”,將舊標準中只按50cm為分界線將產品分為兩檔改為將產品按50cm和5cm為分界線,共分為三檔,且考核指標基本相同,僅有≤5cm一檔增加了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指標分別為≤0.2cm、≤0.3cm、≤0.4cm。
(4)縫制規定
新標準增加了“合肩處,縫跡邊口應加固”;除了修改保留“縫制應牢固、線跡要平直、圓順、松緊適宜、線頭修清、領型端正”和“采用與面輔料相適應的縫紉線(裝飾線除外)”,其余全部刪除。
試驗
1.內在質量檢驗
(1)水洗尺寸變化率
新標準增加了水洗尺寸變化率試驗中對毛含量≤30%或再生纖維素含量≤50 %以及蠶絲含量≤50 %的產品的洗滌程序和干燥方法。
(2)水洗扭曲率
新標準增加了試驗示意圖及取樣部位。
(3)起球試驗
新標準增加了含毛量≤30%產品的檢測方法。
(4)接縫性能試驗
新標準增加了接縫性能試驗的方法。
(5)纖維含量
新標準修改了計算方法,結合公定回潮率計算。
2.4.2外觀質量檢驗
新標準增加了成衣測量部位規定。舊標準按GB/T8878執行,在沿用*新版GB/T 8878—2014與FZ/T 73026—2014保持一致。
從以上修改中可以看出,新標準在試驗方法上更加規范、更加具體細化,與其他相關產品標準在執行方面保持一致,這為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在執行標準方面提供了更加有利、更加便捷的條件。
判定規則
新標準將抽樣數量從檢驗規則中提到判定規則中,不再引用按GB/T 8878規定執行,而是明確列出并刪掉了“規格尺寸”,這樣在實際操作中更簡單明了,方便抽樣人員進行操作。新標準在內在質量方面對新增加項目接縫性能試驗和洗后外觀質量判定規則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新標準在復驗方面刪除了“在規定期限內對所有意義的項目”、“提請復驗時,應保留提請復驗數量的全部”以及“復驗時檢驗數量為初驗時的數量”,*大地方便了被檢方提出復驗,使得檢驗更加客觀公正。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新標準在產品使用說明方面刪除了GB 18401規定,產品包裝方面不再執行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