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1100個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結果是怎么產生的呢?
1、為何選擇抽查質量和能源管理體系
主要考慮上年度監督檢查發現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認證活動仍然存在較多問題,而能源管理體系尚未開展過檢查,因此擬確定對質量管理體系和能源管理體系開展專項檢查。
2、抽取檢查對象如何隨機產生
(1)對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結果進行分類抽查,體現分類監管。
截止今年3月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146家,有效認證證書36.24萬份。按照分類管理原則,把36.24萬個認證結果分為四部分:
一是列入異常認證機構的結果(6.79萬個)
二是2014年以來新批準認證機構的結果(0.4萬個)
三是沒有CNAS認可標志的結果(12.06萬個)
四是前三類以外的結果(16.99萬個)
分類相關情況及隨機抽取方案如下:
1、異常認證機構如何確定。綜合上年度專項監督檢查中各地方局發現問題多、有違規認證活動受到行政處罰、認證活動不規范受到CNAS暫停處理和大數據篩查信息,確定異常認證機構名單。特別要強調的是,大數據篩查發現的問題比較準、指向比較明確。比如,認證證書從上一家機構轉入后認證的體系覆蓋人數明顯減少(在減少認證工作量、低價搶業務方面有異常)、2015年新簽發認證證書量明顯增加(在降低認證水準搶業務方面有異常),這些篩查結果的指向為發現異常機構起到重要作用。
2、為什么把新批準認證機構的認證結果單列抽查。2014年以來新批準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23家。由于審批要求相對以前放寬、對他們的認證活動規范情況缺少信息積累、大多數未申請通過CNAS認可、業內對新機構搶業務現象反映多等,因此有理由對新機構的規范情況存疑問。為此,2015下半年認可部專門對業務增長快的新機構的認證結果進行了抽查,檢查表明所抽認證結果全部存在問題,有些問題比較嚴重。因此今年把新機構單列隨機抽查。
3、為什么把沒有CNAS認可標志的認證結果單列抽查。現在不看認可標志、只認國家認監委批準認證機構資質的采信呈增長趨勢,一些獲CNAS認可的機構為減CNAS費用在認證證書中不用CNAS標志。這樣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認可約束,使得CNAS的監督評審、確認評審等抽查不到這些認證結果。因此,為強化多元共治監管工作機制、增強行政監督與CNAS認可約束的協同共治,需要把沒有CNAS認可標志的認證結果單列抽查。
4、隨機抽取方案。根據認可監管部可用監管經費,擬定抽取1000個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結果(占總數0.28%),具體如下:
從異常認證機構的6.79萬個結果中抽取400個(0.59%)。先從每家機構的結果中隨機抽取20個,其余結果混合一起后再隨機抽取補足400個。
從新機構的4000個結果中抽取300個(7.50%)。先從每家機構的結果中隨機抽取10個(不足10個的全取),其余結果混合一起后再隨機抽取補足300個。
從無CNAS認可標志的12.06萬個結果中隨機抽取200個(0.16%)。
從前三種情況外的16.99萬個結果中隨機抽取100個(0.06%)。
(2)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結果抽取方案
由于此前沒有檢查過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活動,缺少分類監管信息。考慮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節能專業技術要求高,國家及地方節能主管部門對認證結果采信要求也較高,這次擬采取全抽查的方式,即每個已簽發了能源體系認證證書的機構都要查到,業務多的機構被隨機抽的結果相應也多。擬從38家認證機構的1872個認證結果中抽取100個(占5.3%)。先從每家機構的結果中隨機抽取1個,其余的混合一起后再隨機抽取補足100個。3檢查結果下半年公開
擬在2016年6月底前公開能源管理體系方面抽查情況,在2016年10月底前公開質量管理體系方面抽查情況。擬主要公開以下內容:
1、抽查總體情況。在匯總各地方認證監管部門上報的檢查結果基礎上,按照各認證機構有效認證結果數、被隨機抽樣數、存在問題數量進行分析排名并向社會公布。
2、查處情況。匯總各地對違規行為行政處罰、責令整改、約談以及尚在立案調查等情況。
3、需要重點監管的認證機構名單。根據綜合分析并基于事實列出明顯問題多的機構。對本次列入異常的機構再次進入需要重點監管機構名單的,將相關信息突出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