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據了解,新的乳業國標即將出臺,企業希望用高標準來要自我,通過國家標準提高門檻,提高整體的乳業的質量水平。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新標準不僅將提升國內生鮮乳收購標準,還可能根據體細胞、細菌菌落數的不同建立分級收購制度。“提升國標不僅可以淘汰*少數還停留在低標準的牧場或乳企,還可以讓優質的生鮮乳表現出優質優價的市場原則。此外,新國標出臺有利于提振消費者對奶源的信心,改變過去一直被消費者詬病標準過低的情況。”
2010年,中國重新制定了乳業國標,其中《生乳》標準被部分專家直指倒退25年。2010年開始實施的《生鮮牛乳收購標準》中兩項關鍵性標準(即每毫升鮮乳含有的菌落數、每百克鮮乳蛋白質含量)被指標準過低。
廣東省奶業協會顧問、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表示:“在2010年以前,中國牛奶的標準是每毫升細菌總數50萬個,而蛋白質是每百克2.95克。2010年調整國家牛奶質量標準,調整后的標準是全球*差的牛奶標準。”王丁棉表示,“2010年新修訂的標準,將每毫升細菌限量總數提高到200萬個,蛋白質*低含量下調至2.8克。新標準中蛋白質含量遠低于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菌落總數放寬3倍后,是美國、歐盟(10萬個)標準的20倍。”
對于新國標是否會導致大量牧場或企業被淘汰的問題,宋亮認為,大規模淘汰企業或牧場或許不會發生,目前中國乳業發展水平已經較高,一些乳企生產的原奶已經可以與國際高標準相媲美,例如現代牧業等靠前的原奶企業,其生產的鮮奶體細胞可以以萬計,菌落總數控制在數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