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據數據統計,2015年我國境外消費總額高達1.5萬億元,已經連續三年蟬聯世界**,是什么造成熱門景區的各類購物場所,小到街邊小攤大到百貨商場,隨處可見買紅了眼的中國游客。而這高達1.5萬億元的“肥水外流”也已經對國內相關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倒逼之勢。
質量強國的崛起
從早期被稱為“豆腐渣工程”的橋梁和房屋建設到后來的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再到現在的遠赴日本搶購馬桶蓋的熱潮。一系列現象的背后都指向了一個核心的問題:國貨的質量。
國貨的質量不僅僅引發公眾的議論,也受到了中央的關注。2011年1月召開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了“質量強國”戰略。在隨后舉行的全國兩會上,“質量強國”這一話題備受關注,多位人大代表提出將“質量強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寫入當時剛剛擬定的“十二五”規劃中。
2012年2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該《綱要》由14個部委共同制定,提出強化企業質量主體作用,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實施質量提升工程等內容。
《綱要》以2015年和2020年作為兩個時間節點提出質量發展的目標:到2015年,主要農產品行情000061,買入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工程質量方面,大中型工程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其他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98%以上;服務質量方面,生產性質的服務業顧客滿意度達到80%以上,生活性質的服務業顧客滿意度達到75%以上。到2020年,建設質量強國取得明顯成效,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質量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隨后每年,國務院辦公廳都會制定關于質量發展的年度行動計劃,到現在剛好是第五年。目前,全國面臨經濟下行風險,內需逐漸疲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也剛好與提升產品質量的目標殊途同歸。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時,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建設質量強國”被正式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提出,由此可見,國家對于開展質量提升工作的重視程度。
隨后,《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的通知》下簡稱《行動計劃》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行動計劃》從法律法規體系建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規范管理制度和標準、明確責任和開展質量提升活動方面對2016年的質量提升工作進行了相關部署。
其中,《行動計劃》對于公眾的關注熱點作出了更為明確的規劃。在開展質量提升活動方面,提出以空氣凈化器、電飯煲、智能馬桶蓋、智能手機、玩具、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廚具、家具等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消費品為重點,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在安全監督方面,則著重提出了電梯、學校食堂、農村飲用水等備受關注的領域。
以企業為基礎打造質量強省
在制造業大省廣東,每年有數以億計的各類產品被制造出來并銷往國內和國際的各個角落。如何確保這些產品的質量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據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工作人員介紹,廣東省質監局近年來在質量監督方面開展了多項工作,堅守質量安全底線。在全國首屆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中,廣東省被評為*高等級A級,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獲得此評級的省份之一。
在質量監督的過程中,廣東省質監局不斷提升計量的精準度并用標準化推進產業轉化和發展。在新業態和新產業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廣東省質監局編制了LED、電動汽車、高端新型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
與此同時,廣東省質監局還在全國范圍內首創標準聯盟,建立標準聯盟246個,制定實施聯盟標準972項,數量均居全國**,推動企業抱團升級。此外,質量標準的國際化進程加快,目前落戶廣東的國際、國家專業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分別達9個和194個,全省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041項、國家標準4061項。
在具備高精度的計量和完備的標準后,“廣東制造”的品牌競爭力也開始顯現。
其中,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榮獲第二屆中國質量獎,格力電器行情000651,買入、堅美鋁型材、美的制冷設備等3家企業獲提名獎。全省共有32家企業獲省政府質量獎、600余家企業獲市政府質量獎。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美的集團行情000333,買入副總裁袁利群曾表示,在日本銷售的不少電飯煲是由美的生產制造的。讓日本人買佛山電飯煲,在一定程度上也向世界展示了廣東企業在提升質量方面的信心和成效。
除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外,作為產品質量*主要責任承擔者的企業也同時參與到標準化制定的過程中。廣東省質監局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在國家和地方標準之外,廣東省盡力放開搞活企業標準,開展企業產品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試點,取消政府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管理。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中國淘寶村”—揭陽市軍埔村開展電商產品標準明示和鑒證試點工作。
此外,廣東省質監局在質量監督平臺方面的工作也投入巨大。據了解,從2014年起,廣東省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加強國家、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建設。目前,廣東省共擁有60個國家質檢中心和177個省級授權質檢機構,以此作為質量檢測技術服務體系的支撐,國家質檢中心數連續多年居全國**。
廣東省質監局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道,省質監局在今年將會進一步推進質量監督工作的開展,擬定召開的全省質量大會已經得到了省政府辦公室的批復,在大會上將會對接下來的工作進行明確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