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前言
近年來,隨著低碳、超低碳奧氏體不銹鋼、雙相鋼的大量生產,強度不足成為限制此類鋼材使用的主要問題,如何保證降碳含量后鋼的強度維持或超過原有的性能指標,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氮(N)作為合金元素加入不銹鋼中,可提高奧氏體穩定性、平衡雙相鋼中相的比例,在不影響鋼的塑性和韌性的情況下提高鋼的強度,并可部分代替不銹鋼中的鎳(Ni)。
1氮在不銹鋼中的作用
氮在不銹鋼中的作用*主要的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1對不銹鋼基體組織的影響
研究表明,氮是非常強烈地形成并穩定奧氏體且擴大奧氏體相區的元素,Simmons等人提出了較為精確的鎳當量計算公式:
Nieq=Ni+0.12Mn-0.0086Mn2+30C+18N+0.44Cu
從中可以看出,氮對不銹鋼基體組織的影響是相強烈的。氮的這種作用使其在不銹鋼中可以代替部分鎳、降低鋼中的鐵素體含量,可以使奧氏體更穩定,防止有害金屬間相的析出、甚至在冷加工條件下可避免出現馬氏體轉變。
1.2對不銹鋼力學性能的影響
氮對不銹鋼力學性能的影響,突出表現為:氮在顯著提高不銹鋼強度的同時,并不降低材料的塑韌性,這為研究高強高韌提供了途徑。此外,氮也提高不銹鋼的抗蠕變、疲勞、磨損能力。大量的實驗數據表明:在奧氏體不銹鋼中,每加人0.10%的氮,其強度(σb,σ0.2)提高約60-100MPa,氮提高屈服強度主要有四個途徑:固溶強化;晶粒尺寸效應;形變硬化;沉淀硬化。
1.3對不銹鋼耐蝕性能的影響
氮對不銹鋼耐蝕性能的有益作用表現在耐晶間腐蝕、點腐蝕、縫隙腐蝕。氮對點腐蝕、縫隙腐蝕的作用機理主要有:酸消耗理論;氮形成NH4+,降低pH值,阻止陽*溶解,減緩局部酸化,抑制點蝕的自催化過程。②界面氮的富集:氮在鈍化膜/金屬界面靠近金屬一側富集,影響再鈍化動力學,可迅速再鈍化,從而抑制點蝕的穩定生長。③氮與其它元素的協同作用:氮抑制鉻、鉬等元素的過鈍化溶解,可在局部腐蝕過程中形成更有抗力的表層,提高耐腐蝕能力。
2氮元素的測定方法介紹
由于氮加入量的不同可致鋼的組織成分等亦不同,大致可進行了以下分類,即氮的質量分數>1%的為超高氮鋼;氮質量分數在0.3%~0.5%的為高氮鋼;在此范圍以下的為含氮鋼。關于鋼鐵中氮元素的測定方法,國家標準中有化學法(早期方法)和惰性氣體熔融熱導法(現代儀器分析)。
2.1化學法測定氮含量測定
原理:試料用合適的酸分解,氮化物轉化為可溶性銨鹽,在強堿溶液中加熱蒸餾,以氨氣形式析出,載入吸收液吸收,然后用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測定,計算氮元素含量。
2.1.1蒸餾分離——中和滴定法測定氮量
適用范圍:合金鋼及高溫合金中氮量的測定,不適用于不加鋁冶煉的硅鋼及其型材中氮量的測定,氮含量0.010% - 0.50%。方法原理:試樣用適當的酸分解,其中的氮轉化成相應酸的銨鹽,在過量堿的作用下,水蒸汽蒸餾分離氨,以硼酸溶液吸收蒸出液,用氨基磺酸標準溶液滴定。
2.1.2蒸餾分離——靛酚藍光度法測定氮量
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純鐵、碳鋼、合金鋼、高溫合金和精密合金中氮量的測定,不適用于不加鋁冶煉的硅鋼及其型材中氮量的測定,氮含量0.0010% - 0.050%。方法原理:試樣用適當的酸分解,其中的氮轉變成相應酸的銨鹽,在過量堿的作用下,水蒸氣蒸餾分離氨,用稀硫酸吸收蒸出液,然后,在亞硝基鐵氰化鈉和次氯酸鈉存在下,氨與酚生成藍色的靛酚絡合物,測量其吸光度。
2.1.3蒸餾分離實驗裝置
2.2惰性氣體熔融熱導法測定氮含量
適用范圍:適用于鋼鐵中質量分數為0.002% - 0.6%的氮含量方法原理:在氦氣中,用石墨坩堝于高溫(如:2200℃)熔融試料,氮以分子形態被提取在氦氣流中,與其他氣體提取物分離后,用熱導法測量。
3小結
相比于化學法,利用儀器采用惰性氣體熔融熱導法測定氮,更為簡便快捷,且對樣品工藝無特殊要求,已成為鋼鐵以及其他金屬化合物(如:鈦合金、鉬合金等)含氮量測試的主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