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在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與質檢工作相關的話題,成為熱點之一。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了“建設質量強國”,并13次明確提到了“質量”,明確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在2016年八項重點工作中,與檢驗檢疫業務直接相關的“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位列其一,“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全面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是對檢驗檢疫工作提出的直接要求。在近兩萬字的報告中,“提質增效”“標準”“自貿區”“大通關”等質檢工作熱詞頻出,其中也不乏“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這樣已被確定為今年質檢工作重點的新名詞。
李克強總理在部署新一年“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實現合作共贏”的工作時,要求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他還指出,要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在提到推進貿易便利化時,李克強要求全面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他要求新的一年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擴大自貿試驗區試點,積*商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強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
與質檢工作相關的話題,同樣成為了與會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焦點。來自香港的全國人大代表、剛毅(集團)有限公司主席王敏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著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合作共贏的重要舉措,香港也要借此加強與內地經貿的深度合作與交流,重視培養“一帶一路”方面的專業人才,尤其是要讓年輕人接受專業培訓。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質量的論述印象深刻,他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要注重供給產品的質量,還要關注供給體系的質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原創性、高質量產品的競爭力。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要想真正擦亮“中國制造”這張名片,創新驅動還是根本,要加速實現中國制造向“智造”“創造”轉變。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鐘曉渝指出,中國自主品牌出口比重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中國制造和貿易強國的差距主要就在質量和品牌。
“中國那么多產品產量居世界**,但叫得響的產品和品牌不多。”全國政協委員、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認為,現在人們已經從對實物的簡單需求,轉向對品質、品牌的體驗需求,這要求生產企業也要向這方面轉型,從賣產品轉向賣服務,提高品質、加強服務、打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