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羽絨服具有輕柔蓬松、防寒性好的優點,是消費者常用的冬季御寒服裝。江蘇省質監局近期委托江蘇省羽絨制品質檢中心開展羽絨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在生產企業、實體店、電商平臺采集樣品177批次,合格155批次,合格率為87.6%,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產品的含絨量、充絨量、絨子含量不符合產品明示要求。其中,生產企業抽查111批次,合格率為92.8%;市售產品抽查42批次,合格率為78.6%;電商平臺產品抽查24批次,合格率為79.2%。
此次監督抽查主要不合格項目有:充絨量、含絨量、絨子含量、使用說明(標簽)、纖維含量、耐光色牢度。
記者了解到,有4批次纖維成分含量檢測項目不合格。主要是標注值與實測不符,占抽查總數的2.3%。纖維成分含量反映了產品的真實屬性,也是消費者購買時的主要考核指標之一。纖維成分含量是否名副其實,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權益,4批次中有3批次是生產企業,1批次為市售企業。如:蘇州琴曼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休閑羽絨服裝,纖維含量面料標注為****聚酯纖維,而實測為****錦綸。
色牢度是指經過染色的紡織品在使用的過程中,經受日曬、水洗、汗浸、摩擦等外界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原來色澤和不易掉落染料的性能。色牢度優劣直接影響穿著美觀和身體健康。有1批耐光色牢度檢測項目不合格,占抽查總數的0.6%。
羽絨含絨量是指絨子和絨絲在羽毛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此次監督抽查有8批含絨量檢測項目不合格,占抽查總數的4.5%。
有8批絨子含量檢測項目不合格,占抽查總數的4.5%。絨子含量是指絨子在羽絨羽毛中的含量百分比,絨子是指朵絨、未成熟絨、類似絨、損傷絨的總稱。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羽絨服裝生產廠家對羽毛羽絨質量指標沒有把好進廠檢驗關,在新標準實施后對新標準增加檢驗項目后的理解和重視不夠。
有6批充絨量檢測項目不合格,占抽查總數的3.4%。充絨量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在標簽上通常用克來標示。國家羽絨服裝標準GB/T14272-2011規定了成品的充絨量與明示值的偏差不小于-5.0%。
有14批使用說明檢測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要求,占抽查總數的7.9%。使用說明是羽絨服裝質量的一部分,本次發現的主要問題,是維護方法圖型符號排列順序錯誤、纖維標注不準確等,說明生產廠家對產品使用說明的重視程度不夠,理解不夠。
為此,江蘇質監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選購羽絨服裝產品時要查標識,看包裝。選購產品時應注意是否附有中文標注的使用說明(內容包括制造者的名稱與地址、產品名稱、號型、采用原材料的纖維成分含量、洗滌方法、標準編號、質量等級以及合格證明等)。產品的使用說明是產品的生產、經銷者給出的重要信息,以指導消費者正確選購和使用,消費者盡量不要選購無使用說明或使用說明信息不全的產品,以保護自己應有的權益。
其次是找名品,看廠家。消費者應盡量在大型商場、專賣店選購正規廠家的產品,知名廠家的產品在產品品質方面有較好保證,避免選購到“三無產品”;注意索看相應產品的質量檢測報告。
同時,羽絨服使用時有五忌:一忌尺寸選擇不當,羽絨服過肥會使服裝和人體間流動空氣層加大,體溫散失快,過瘦會使羽絨服中的空隙縮小,內含靜止空氣變少,從而降低保暖;二忌燙傷,羽絨服多采用錦綸等化纖作面料,因錦綸織物耐熱性*差,當溫度達到160℃時,就會變形,所以穿羽絨服時要避開熱煙筒、香煙的熱灰、花炮的散落物等;三忌洗滌不當,洗滌羽絨服應用軟毛刷輕刷,切不可用搓板,也不能擰絞;四忌洗滌過頻,羽絨服雖可整洗,但因羽絨強度較差,經常洗滌會使羽絨粉碎、結團,降低保暖性;五忌曝曬,錦綸織物怕日光曝曬,在烈日下較長時間曝曬會使錦綸面料纖維老化,降低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