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2016年1月6日至7日,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互認理事會(APLACMRACouncil)第36次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副秘書長肖良率領CNAS代表團參會。
會議聽取了APLAC評審組長、新加坡國家認可機構負責人ChangKweiKern女士對CNAS的現場復評審結果報告。根據國際認可準則和程序以及國際互認規則的要求,APLAC對CNAS的現場評審于2015年7月6日至11日進行,來自新加坡、美國、新西蘭、印度、中國臺北和香港特區的六位同行評審員,對CNAS進行了為期6天的全面、細致、嚴格的現場評審,評審組對CNAS的認可資源、認可管理體系及其運行情況以及認可結果的可信性給予了高度的評價。APLAC互認理事會全體成員據此一致通過決議:繼續保持CNAS在檢測實驗室、校準實驗室、醫學實驗室、檢驗機構、能力驗證提供者(PTP)和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生產者(RMP)等認可制度的國際互認資格,CNAS加入了目前APLAC的全部互認制度。
APLAC擁有來自23個經濟體的37個互認成員。通過APLAC相互承認協議,促進APLAC互認的認可機構對彼此認可的實驗室或檢驗機構出具的檢測、校準或檢驗結果的相互承認。APLAC已加入了ILAC檢測(含醫學)、校準、檢驗三大互認制度,ILAC完全采信APLAC的互認結果,因此,CNAS認可的檢測實驗室、校準實驗室、檢驗機構及醫學檢驗實驗室出具的報告可以使用ILACMRA聯合標志。
CNAS成功地維持國際互認資格,有利于CNAS認可的機構所出報告持續得到國際承認,有利降低貿易成本、促進貿易便利化,為推進“一路一帶”戰略奠定技術基礎。
會上,CNAS認可二處處長張明霞向大會通報了ISO/IEC17025修訂的*新進展。CNAS代表何平作為加拿大認可機構(SCC)的評審組長,向大會作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