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認測試階段,**要進行有效性測試以及軟件配置復審,然后進行驗收測試和安裝測試,在通過了專家鑒定之后,才能成為可交付的軟件。
1.進行有效性測試
有效性測試是在模擬的環境(可能就是開發的環境)下,運用黑盒測試的方法,驗證被測軟件是否滿足需求規格說明書列出的需求。進行有效性測試時,**需要根據要求制定測試計劃,規定要做測試的種類。還需制定一組測試步驟,描述具體的測試用例。通過實施預定的測試計劃和測試步驟來確定軟件的特性與需求是否相符,以確保滿足所有的軟件的功能需求、達到所有的軟件性能需求,并且所有的文檔都是正確且便于地使用。此外,對其他的軟件需求,例如兼容性、可移植性、可維護性、出錯自動恢復等,也都要進行測試,確認這些性質是否得到滿足。
2.軟件配置復查
確認測試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配置復審。復審的目的在于保證軟件配置齊全、分類有序,并且包括軟件維護所必需的細節。
除了按照合同規定的內容和要求,由人工進行軟件配置審查外,在確認測試的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用戶手冊和操作手冊中規定的使用步驟,以便檢查相關文檔資料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并仔細記錄發現的錯誤和遺漏,適當地進行補充和改正。
3.a測試和b測試
在軟件交付使用之后,用戶將如何實際使用程序,對于***來說是無法預測的。例如,用戶可能錯誤的理解命令,或提供一些奇怪的數據組合,亦可能對設計者自認明了的輸出信息迷惑不解等。因此,軟件是否真正滿足*終用戶的要求,應由用戶進行一系列驗收測試。驗收測試既可以是非正式的測試,也可以是有計劃的、系統性測試。但是一個軟件產品,可能擁有眾多的用戶,不可能讓每個用戶都來進行驗收,因此,往往采用稱為a、B測試的方法,以發現可能只有*終用戶才能發現的錯誤。
a測試是由一個用戶在開發環境下進行的測試,也可以是軟件開發公司組織內部人員模擬各類用戶行對即將面市軟件產品(稱為a版本)進行的測試。a測試的關鍵在于盡可能逼真地模擬實際運行環境和用戶對軟件產品的操作并盡*大努力涵蓋所有可能的用戶操作方式,并在測試中試圖發現錯誤并修正。a測試人員是除開產品開發人員之外**見到產品的人,他們提出的功能和修改意見是特別有價值的。
經過a測試調整的軟件產品稱為B版本。B測試是由軟件的多個用戶在一個或多個用戶的實際使用環境下進行的測試。與a測試不同的是,***通常不在測試現場。在B測試中,用戶需要記錄所遇到的一切問題,并要求用戶報告異常情況、提出批評意見。***在綜合用戶的報告之后,做出修改,*后將軟件產品交付給全體用戶使用。8測試著重于產品的支持性,包括文檔、客戶培訓和支持產品生產能力,因此,只有當a測試達到一定的可靠程度時,才能開始B測試。
4.確認測試結果
在全部確認測試的測試用例運行完后,就可以對軟件系統的測試結果進行確認,軟件確認測試的結果有兩種可能:
(1)測試結果與預期的結果相符,這說明軟件的這部分功能和性能指標滿足軟件需求說明的要求,用戶可以接受。
(2)測試結果與預期的結果不符,這說明軟件的這部分功能或性能特征不滿足軟件需求說明的要求,用戶無法接受。此時,需要開列一張軟件各項缺陷表或軟件問題報告,通過與用戶的協商,解決所發現的缺陷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