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一、大氣環境質量現狀監測
大氣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的目的是查清評價區的大氣質量現狀。主要是為預測和評價提供背景數據。要進行大氣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必須遵循等標排放量的大小,特征污染物、大氣環境質量差的原則進行因子篩選。大氣環境監測中,采樣點的位置和數量確定是一個關健的問題,它對所測數據的代表性和實用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設點的測量值能反映一定地區范圍的大污染水平和規律。
根據評價等級不同,確定監測工作的內容和要求。由于季節不同、氣候的周期性變化、**之中大氣穩定度的變化和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也有一定的規定,為了使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一般評價項目全期至少監測5天,評價等級越高,監測的點位和頻次越高?,F狀監測應當進行同步的氣象觀測,以作為分析大氣質量的依據之一。應當按照監測技術規范進行監測和質量保證,取樣時間必須滿足《環境空氣質量》統計數據有效性規定。
對監測結果應作必要的統計分析,實驗室在提出報告之前,應根據GB4885-85《數據的統計處理和解釋》的規定,剔除失效數據。對統計結果影響大的*值應進行核實,并剔除異常值。
常規的監測項目一般包括溫度、氣壓、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二氧化硫小時值及日均值、二氧化氮小時值及日均值、TSP、PM10、非甲烷總烴等。特征污染物因項目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常見的有氨、硫化氫、氯化氫、臭氧、氯氣、氟化物、苯系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