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舉例說,正在發射訊號的射頻天線所發出的移動電荷,便會產生電磁能量。電磁“頻譜”包括形形色色的電磁輻射,從*低頻的電磁輻射至*高頻的電磁輻射。兩者之間還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光等。電磁頻譜中射頻部分的一般定義,是指頻率約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輻射。 電磁輻射所衍生的能量,取決于頻率的高低-頻率愈高,能量愈大。頻率*高的X光和伽瑪射線可產生較大的能量,能夠破壞合成人體組織的分子。哪里會有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的來源有多種。人體內外均布滿由天然和人造輻射源所發出的電能量和磁能量;閃電便是天然輻射源的例子之一。至于人造輻射源,則包括微波爐、收音機、電視廣播發射機和衛星通訊裝置等。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2000年11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第五屆全國科學大會統計顯示,全國每年出生的兩千多萬新生兒中,接近120萬為缺陷兒,專家指出,導致嬰兒缺陷因素中,電磁輻射大危害*大。電磁輻射是造成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1至3月為胚胎期,受到強電磁輻射可能造成肢體缺陷或畸形。4至5月胎兒形成期,受到電磁輻射可能引起智利不全,甚至造成癡呆。6至10月為胎兒形成期,受電磁輻射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后體制弱,抵抗力差。服務范圍:為有輻射源的家庭和企事業單位提供電磁輻射檢測服務檢測依據:《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GB9152 0173 3840-88)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1部分:超高頻輻射GBZ/T189.1-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2部分:高頻輻射GBZ/T189.2-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3部分:工頻輻射GBZ/T189.3-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5部分:微波輻射GBZ/T189.5-2007500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HJ/T24-199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 8702-1998